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意义以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现状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9-13页 |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2 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概念、特征及其危害 | 第13-20页 |
·行政权力腐败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 第14-18页 |
·集体腐败的现象日趋增多 | 第14-15页 |
·集体中一把手领导腐败情况尤为突出 | 第15-16页 |
·腐败呈现家族化趋势 | 第16-17页 |
·商业贿赂犯罪有所增多 | 第17-18页 |
·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 第18-20页 |
3 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行政权力腐败的主观原因 | 第20-22页 |
·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法律观念薄弱 | 第20-21页 |
·行政权力行使主体道德思想水准低下 | 第21-22页 |
·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过度的利益自我化 | 第22页 |
·行政权力腐败的客观原因 | 第22-27页 |
·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够完善 | 第23-24页 |
·预防腐败性质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 第24-25页 |
·政府对经济的不适当干涉 | 第25-27页 |
4 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防范及其整治对策 | 第27-52页 |
·增强行政法律法制的建设,用法律来制约行政权力 | 第27-38页 |
·确立防腐性质的法律法规,用制度来制约权力 | 第27-30页 |
·将政府的行政方式与职能制度化 | 第30-34页 |
·完善互相制衡的权力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 第34-36页 |
·优化行政问责制度,用责任来制约权力 | 第36-38页 |
·加强建设新型的公民政治文化 | 第38-45页 |
·摆脱官本位意识,树立正确的公仆理念 | 第39-41页 |
·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观念,用权利来制约权力 | 第41-42页 |
·建立强化法治文化,提高法律意识 | 第42-45页 |
·加强行政监督的实效性,通过监督制约权力 | 第45-52页 |
·加强政府内外部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 第45-46页 |
·增强政党监督的权威性 | 第46-47页 |
·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 | 第47-49页 |
·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无形力量 | 第49-52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2-57页 |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研究不足 | 第54-55页 |
·研究创新点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 第55-5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