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政治学视阈的制度文明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20页
 一、 研究缘起第8页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8-9页
 三、 国内外制度文明研究的现状第9-17页
 四、 框架结构及内容简介第17-19页
 五、 创新之处第19页
 六、 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何谓制度文明第20-55页
 第一节 制度的涵义第20-39页
  一、 词源学上的“制度”第20-21页
  二、 制度概念辨析第21-38页
  三、 制度涵义之我见第38-39页
 第二节 文明的涵义第39-48页
  一、 文明语义的变迁第39-41页
  二、 文明概念辨析第41-45页
  三、 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第45-48页
 第三节 制度文明的涵义第48-55页
  一、 制度与文明第48-49页
  二、 制度文明涵义之我见第49-52页
  三、 制度文明在社会文明体系中的地位第52-55页
第二章 制度文明的生成与演进第55-92页
 第一节 制度文明的产生第55-70页
  一、 制度文明生成的依据第55-59页
  二、 制度文明生成的内在机理第59-66页
  三、 制度文明生成的标志第66-70页
 第二节 制度文明的发展进程第70-84页
  一、 制度文明演进的必然性第70-71页
  二、 制度文明演进的动力及方式第71-74页
  三、 制度文明演进的内在机理第74-79页
  四、 制度文明演进的标志和体现第79-84页
 第三节 影响制度文明的诸因素第84-92页
  一、 经济结构及经济运行的形态第84-86页
  二、 阶级结构及阶级力量对比第86-87页
  三、 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及自然环境第87-89页
  四、 精英人物的作用第89-92页
第三章 制度文明的考量及现代体现第92-110页
 第一节 制度文明的考量标准第92-98页
  一、 是否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第92-93页
  二、 能否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第93-95页
  三、 可否有利于人类道德和智识的提高第95-97页
  四、 制度体系的运行是否高效和协调第97-98页
 第二节 现代制度文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第98-110页
  一、 民主第98-101页
  二、 自由第101-104页
  三、 正义第104-107页
  四、 平等第107-110页
第四章 制度文明的结构与功能第110-133页
 第一节 制度文明的结构第110-123页
  一、 制度文明的内在要素结构第110-114页
  二、 制度文明的层次结构第114-116页
  三、 制度文明的社会领域结构第116-119页
  四、 制度文明产生类型的结构第119-122页
  五、 制度文明的外在形态结构第122-123页
 第二节 制度文明的功能第123-133页
  一、 保障人类理性的功能第123-125页
  二、 推动优良社会秩序形成的功能第125-127页
  三、 赋予公共权力以合法性的功能第127-129页
  四、 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功能第129-133页
结语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7页
后记第147-150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私法思想研究--兼及“列宁否认私法论”
下一篇:我国老龄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