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 绪论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含义 | 第11-13页 |
(三)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形成的含义 | 第13页 |
(四) 奥斯丁法律思想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形成的关系 | 第13-16页 |
二、 奥斯丁法律思想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 奥斯丁法律思想的来源 | 第17-36页 |
(一) 孔德及其实证主义 | 第17-21页 |
1. 哲学三阶的划分及实证主义 | 第17-20页 |
2. 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托马斯·霍布斯 | 第21-26页 |
1. 自然状态 | 第21-22页 |
2. 利维坦的诞生 | 第22页 |
3. 至高无上的主权者 | 第22-23页 |
4. 奥斯丁对霍布斯的批判——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 第23-24页 |
5. 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三) 布莱克斯通 | 第26-31页 |
1. 普通法的拥护者 | 第26-27页 |
2. 自然法与实在法——不可回避的矛盾 | 第27-28页 |
3. 奥斯丁对布莱克斯通的批判——实证主义的武器 | 第28-31页 |
4. 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影响 | 第31页 |
(四) 边沁及其功利主义 | 第31-36页 |
1. 功利主义 | 第32-33页 |
2. 奥斯丁对边沁的批判——独立政治社会 | 第33-34页 |
3. 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影响 | 第34-36页 |
四、 奥斯丁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贡献 | 第36-39页 |
(一) 明确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二) 明确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三) 明确法理学的研究目的 | 第38-39页 |
五、 奥斯丁对后续法学研究的影响 | 第39-45页 |
(一) 哈特及其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 第39-41页 |
规则学说——对“主权者命令”的批判 | 第39-40页 |
法律与道德 | 第40-41页 |
(二) 凯尔森及其纯粹法学 | 第41-45页 |
纯粹法理论要旨 | 第42-43页 |
纯粹法理论何以纯粹? | 第43-45页 |
六、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