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页 |
·常用压铸模具钢及其性能 | 第11-13页 |
·H13钢的性能 | 第12页 |
·热作模具钢基本失效形式 | 第12-13页 |
·提高模具寿命途径 | 第13-15页 |
·氮化处理技术 | 第14页 |
·表面涂覆技术 | 第14-15页 |
·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 | 第15-18页 |
·基本原理及发展 | 第15-18页 |
·技术优缺点 | 第18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3-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材料准备 | 第23-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制备方法及工艺 | 第24-26页 |
·检测方法 | 第26-31页 |
·显微硬度的检测 | 第26页 |
·涂层厚度的计算 | 第26-27页 |
·膜基结合强度的测定 | 第27页 |
·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及成分的检测 | 第27-28页 |
·涂层磨损性能的测试 | 第28页 |
·热疲劳性能的测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Nb元素对Cr-N基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43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不同Al或Nb含量的薄膜厚度变化 | 第33页 |
·薄膜厚度和结合强度变化 | 第33-35页 |
·薄膜相结构 | 第35-36页 |
·不同Al或Nb含量的薄膜形貌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添加Nb元素对Cr-N系多元合金薄膜高温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3-61页 |
·引言 | 第43页 |
·磨损机理 | 第43-46页 |
·不同类型的磨损机理 | 第43-45页 |
·磨粒磨损 | 第43-44页 |
·黏着磨损 | 第44页 |
·腐蚀磨损 | 第44页 |
·疲劳磨损 | 第44-45页 |
·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 第45页 |
·如何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8页 |
·比磨损率 | 第46-47页 |
·摩擦系数 | 第47-49页 |
·显微硬度 | 第49-50页 |
·成分变化 | 第50-51页 |
·磨损区域形貌 | 第51-58页 |
·对磨球形貌 | 第51-53页 |
·轨道形貌 | 第53-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添加Nb元素对多元合金薄膜热疲劳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61-73页 |
·概述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热疲劳相关机理 | 第62-64页 |
·热疲劳定义 | 第62页 |
·疲劳分类 | 第62-63页 |
·热裂纹萌生机理 | 第63页 |
·热裂纹扩展机理 | 第63页 |
·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不同试样热疲劳裂纹形貌 | 第64-68页 |
·表面缺陷的影响 | 第68页 |
·热疲劳机理分析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