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流通产业组织 | 第14-16页 |
·Petri 网理论 | 第16页 |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 第17页 |
·创新性点和新颖之处 | 第17-18页 |
·论文架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三网工程”简介 | 第20-26页 |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第20页 |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第20页 |
·“新网工程” | 第20-24页 |
·“新网工程” | 第20-21页 |
·“新网工程”建设现状 | 第21-23页 |
·“新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放心粮油”工程 | 第24-26页 |
·“放心粮油”工程 | 第24页 |
·“放心粮油工程”主要任务 | 第24页 |
·“放心粮油工程”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第3章 基于 SCP 框架下的“三网工程”组织理论与分析 | 第26-40页 |
·流通业组织的内容和特点 | 第26-29页 |
·流通产业的概念 | 第26-27页 |
·流通产业的类型 | 第27-28页 |
·流通产业的特征 | 第28-29页 |
·基于 SCP 框架下的“三网工程”组织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三网工程”的市场结构 | 第29-32页 |
·“三网工程”的市场行为 | 第32-33页 |
·“三网工程”的市场绩效 | 第33页 |
·“三网工程”组织的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 | 第33-40页 |
·国外流通产业发展趋势 | 第34页 |
·“三网工程”组织的优化原则 | 第34-35页 |
·“三网工程”组织的优化路径 | 第35-40页 |
第4章 山西农村流通业中“三网工程”优化研究 | 第40-68页 |
·“三网工程”优化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40-42页 |
·“三网工程”优化内涵分析 | 第40页 |
·“三网工程”优化的内容 | 第40-41页 |
·“三网工程”优化的意义 | 第41-42页 |
·“三网工程”优化运作主体的研究 | 第42-45页 |
·流通的主体 | 第42-44页 |
·“三网工程”连锁经营的特点 | 第44页 |
·“三网工程”连锁经营的基础 | 第44-45页 |
·“三网工程”优化运作模式的建立 | 第45-49页 |
·“三网工程”连锁经营的配送现状 | 第45-47页 |
·连锁经营双向配送模式的建立及意义 | 第47-49页 |
·“三网工程”优化后的绩效对比分析 | 第49-68页 |
·Petri 网基本概念 | 第50-52页 |
·基于Petri网的配送系统建模及流通市场绩效的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传统和双向配送系统的流通市场绩效分析 | 第56-68页 |
第5章 “三网工程”优化的政策和建议 | 第68-72页 |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方式,推进“三网工程”优化工作 | 第68-70页 |
·推广三大流通网络实施物流外包 | 第70页 |
·加强农村流通基础建设 | 第70-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总结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