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概述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立法目的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构成要件 | 第12-14页 |
一、使用主体是录音制作者 | 第13页 |
二、使用对象是已发表的音乐作品 | 第13页 |
三、著作权人没有拒绝使用的权利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条款的缺陷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适用前提:仅录制还是要求发行? | 第15-17页 |
一、使用者缺乏相应的发行权 | 第15-16页 |
二、录音制作者拥有发行权但录音制品尚未发行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适用结果:制作后是否含“发行”?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适用该法定许可是否应当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制? | 第18-21页 |
第四节 “但书”存在之不合理性 | 第21-26页 |
一、违反《伯尔尼公约》精神 | 第21-22页 |
二、与立法意图相矛盾 | 第22-23页 |
三、与“收回权”相混淆 | 第23-24页 |
四、目前适用存在混乱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在实践中的问题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方式 | 第26-30页 |
一、自聘歌手重新制作录音制品 | 第26-27页 |
二、直接翻录原录音制品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制作录音法定许可报酬支付的缺陷 | 第30-33页 |
一、付酬标准不合理 | 第30-32页 |
二、报酬收取制度不完备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存在问题的修改建议 | 第35-37页 |
第一节 法条具体表述 | 第35页 |
第二节 报酬收取的相关规定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