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目的、意义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9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本文要突破的难题 | 第11-12页 |
一、 澳大利亚工党在野期间社会福利理念的调整 | 第12-21页 |
(一) 工党社会福利理念调整的因素 | 第12-16页 |
1、 全球化的影响 | 第12-13页 |
2、 福利依赖 | 第13-15页 |
3、 失业和老龄化 | 第15-16页 |
(二) 社会福利理念的调整 | 第16-21页 |
1、 完善社会风险管理 | 第16-17页 |
2、 强化相互责任与公民资格 | 第17-18页 |
3、 个别化服务输送 | 第18-19页 |
4、 建立伙伴关系与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 第19-21页 |
二、 新世纪澳大利亚工党联邦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 | 第21-36页 |
(一) 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政策 | 第21-25页 |
1、 全国幼儿教育发展战略 | 第21-23页 |
2、 对家庭的财政援助 | 第23-25页 |
(二) 残疾人保护政策 | 第25-28页 |
1、 全国残疾人协议 | 第25-26页 |
2、 全国残疾保险计划 | 第26-27页 |
3、 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援 | 第27-28页 |
(三) 老年人护理政策 | 第28-31页 |
1、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体系 | 第28页 |
2、 护理政策 | 第28-31页 |
(四) 非正式护老者支援服务政策 | 第31-32页 |
1、 全国看护战略 | 第31页 |
2、 全国喘息照顾者计划 | 第31-32页 |
3、 付款和津贴 | 第32页 |
(五) 房屋援助政策 | 第32-36页 |
1、 全国经济适用住房协议 | 第33页 |
2、 国家建设和就业计划 | 第33-34页 |
3、 国家租金负担计划 | 第34-35页 |
4、 无家可归者保障政策 | 第35-36页 |
三、 澳大利亚工党联邦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36-42页 |
(一) 澳大利亚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特点 | 第36-38页 |
1、 “全民化”与“贫困化”并存 | 第36页 |
2、 社会保障法律健全、制度完善 | 第36页 |
3、 财政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支持力量 | 第36-37页 |
4、 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福利保障机制 | 第37-38页 |
5、 多渠道保障资金来源 | 第38页 |
6、 社会保障管理网络化、信息化 | 第38页 |
(二) 工党联邦政府社会福利保障面临的挑战 | 第38-42页 |
1、 社会政策的公民与国家关系转向 | 第39页 |
2、 无业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障碍 | 第39-40页 |
3、 高福利和高效率之间存在的矛盾 | 第40-41页 |
4、 妇女角色是福利改革的重要挑战 | 第41-42页 |
四、 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 第42-48页 |
(一)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 第42-43页 |
1、 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 第42页 |
2、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 第42-43页 |
3、 扩大农村医疗保障覆盖范围 | 第43页 |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各项保障制度 | 第43-45页 |
1、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统帐分离,建立覆盖全面的公共养老计划 | 第43页 |
2、 建立覆盖全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 第43-44页 |
3、 建立覆盖城乡所有贫困人口的、综合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44页 |
4. 推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 第44-45页 |
5、 尝试发展新型社区保障体系 | 第45页 |
(三) 强化社会保障推进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 第45-46页 |
1、 承担起对“隐性社会保障债务”的清偿责任 | 第45页 |
2、 承担起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和组织投入责任 | 第45-46页 |
3、 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责 | 第46页 |
4、 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 | 第46页 |
(四) 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 | 第46-48页 |
1、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 第46-47页 |
2、 确定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优先扶持领域 | 第47页 |
3、 尽快形成中央财政稳定的拨款增长机制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