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49-1956)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绪论第8-13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二、建国初期党对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分析第13-18页
 (一)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总体形势分析第13-15页
 (二) 与建国初期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分析第15-18页
三、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确立第18-29页
 (一)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18-25页
  1. 党对工人进行阶级教育第18-19页
  2. 建国初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第19-22页
  3.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第22-23页
  4. 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第23-24页
  5. 关于废除旧习俗、实行民主改革的教育第24页
  6. 以《工会法》为主的法制宣传教育第24-25页
 (二)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确立的现实依据第25-27页
  1. 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根本需求第25-26页
  2. 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需要第26页
  3. 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任务的思想保证第26-27页
 (三)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确立的理论依据第27-29页
  1. 建国初期的工运方针是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第27页
  2. 建国初期的工会理论蕴含了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第27-29页
四、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与特点分析第29-36页
 (一)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第29-33页
  1. 通过说服教育、以理服人达到对工人教育的目的第29-30页
  2. 创办培训班、夜校来加强工人文化教育第30页
  3. 深入基层调查提高工人思想觉悟第30-31页
  4. 利用榜样和自我教育提升全体工人思想水平第31-32页
  5. 借助书报、口号等宣传方式深化对工人的思想教育第32-33页
 (二)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特点第33-36页
  1.围绕重大政治事件的主题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生活教育之中第33-34页
  2. 在以扫盲为主的文化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第34-35页
  3. 从提高工人物质生活着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35-36页
五、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现实启示第36-45页
 (一)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第36-37页
  1. 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36页
  2. 坚持隐性与显性评价相结合第36-37页
  3. 坚持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第37页
 (二)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分析第37-41页
  1. 发挥了工人阶级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主力军的作用第38页
  2. 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思想基础第38-39页
  3. 促进工会组织的迅速发展第39-40页
  4. 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第40页
  5. 推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第40-41页
 (三) 建国初期党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第41-45页
  1. 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第41-42页
  2. 必须把关注工人现实需求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第42-43页
  3. 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第43-44页
  4. 应采取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对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及其现实影响
下一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村民自治问题--以大理西门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