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的发生--从地形结构介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3页 |
·关于选题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第13-29页 |
·关于建筑形态学 | 第13-18页 |
·建筑形态学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建筑形态学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建筑形态学的发展演变 | 第15页 |
·建筑形态构成中的要素 | 第15-18页 |
·点要素 | 第16-17页 |
·线要素 | 第17页 |
·面要素 | 第17-18页 |
·体要素 | 第18页 |
·关于地形结构 | 第18-25页 |
·地形结构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地形结构的基本分类 | 第19-22页 |
·从时间及空间两个层面分析地形结构特征 | 第22-25页 |
·时间维度 | 第23-24页 |
·空间纬度 | 第24-25页 |
·地形结构与建筑形态之关联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现代建筑结合地形的表现 | 第29-53页 |
·大师的启示 | 第29-36页 |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 第29-31页 |
·地方主义与地域性建筑 | 第31-36页 |
·启示 | 第36页 |
·建筑进入风景——建构场所 | 第36-52页 |
·与地形肌理自然融合的建筑 | 第37-42页 |
·有机契入地形的建筑 | 第42-46页 |
·诠释了地形结构的建筑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现代建筑形态应对地形结构的策略及一些实践 | 第53-73页 |
·现代建筑形态应对地形结构的策略 | 第53-64页 |
·融合型 | 第54-56页 |
·介入型 | 第56-60页 |
·重构型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创作实践 | 第64-73页 |
·案例一:世博生态城独立别墅 | 第64-66页 |
·案例二:北花园居住小区规划项目 | 第66-69页 |
·案例三:钱潮古运售楼处设计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