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论:法律思维概念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2-17页 |
第一章 概念以及如何研究法律思维的概念 | 第17-25页 |
一、概念的本质 | 第17-18页 |
二、概念是由什么决定的 | 第18-21页 |
(一) 名词如何在概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 第18-19页 |
(二) 名词如何具有相对固定的概念 | 第19-20页 |
(三) 定义(即含义)是什么? | 第20-21页 |
三、法律思维的概念应当如何研究 | 第21-25页 |
(一) 法律思维的字面意思对法律思维概念的影响 | 第21-23页 |
(二) 根据法律思维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进路来分析法律思维的概念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概念 | 第25-36页 |
一、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一) 治国的最高理想 | 第25-26页 |
(二) 一种治国的具体方法——法治 | 第26-27页 |
(三) 一种实现法治的方法——培养法律思维 | 第27-28页 |
二、对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文章的分析 | 第28-31页 |
三、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概念与根本特点 | 第31-33页 |
(一) 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概念 | 第31页 |
(二) 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根本特点——根据法律思维 | 第31-33页 |
四、对"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概念"的评析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 | 第36-53页 |
一、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第36-39页 |
二、对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文章的分析 | 第39-42页 |
(一) 对法律职业标准的法律思维的研究文章的分析 | 第39-41页 |
(二) 对法律职业者的实际法律思维的研究文章的分析 | 第41-42页 |
三、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概念与根本特点 | 第42-44页 |
(一) 法律职业标准的法律思维的概念与根本特点 | 第42-43页 |
(二) 法律职业者的实际法律思维的概念与根本特点 | 第43-44页 |
四、对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评析 | 第44-47页 |
(一) 对法律职业标准的法律思维的评析 | 第44-45页 |
(二) 对法律职业者的实际法律思维的评析 | 第45-46页 |
(三) 将法律职业标准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职业者实际的法律思维结合研究 | 第46-47页 |
五、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结构 | 第47-53页 |
(一) 纯粹的法律思维 | 第47-49页 |
(二) 非纯粹的法律思维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谢辞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