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特点 | 第12-13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线性化控制 | 第13页 | 
| ·变结构控制 | 第13页 | 
| ·智能控制 | 第13-14页 | 
| ·转矩脉动抑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16页 | 
| ·转矩脉动抑制的研究 | 第16页 | 
| ·无位置传感器调速系统的研究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所做的工作 | 第16-19页 | 
| 第2章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 第19-37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9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1-31页 | 
| ·精确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 ·简化线性模型 | 第23-30页 | 
| ·MATLAB/Simulink中的非线性模型 | 第30-31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 第31-37页 | 
| ·电压PWM控制 | 第31-32页 | 
| ·电流斩波控制 | 第32-33页 | 
| ·角度位置控制 | 第33-34页 | 
| ·组合控制 | 第34-37页 | 
| 第3章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7-57页 | 
| ·基于传统PI控制的仿真 | 第37-40页 | 
| ·基于模糊控制的仿真 | 第40-47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40-4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1-44页 | 
| ·使用模糊工具箱进行设计 | 第44-46页 | 
| ·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 ·基于模糊PI控制的仿真 | 第47-52页 | 
| ·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50页 | 
| ·仿真结果 | 第50-51页 | 
| ·模糊PI调节器参数的调整波形 | 第51-52页 | 
| ·转矩脉动抑制的仿真 | 第52-55页 | 
| ·原理分析 | 第52-53页 | 
| ·仿真结果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第4章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7-65页 | 
| ·功率变换器的选择 | 第57-58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58页 | 
|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 | 第58-60页 | 
| ·控制电路总体设计 | 第60-61页 | 
| ·人机交互界面 | 第61-62页 | 
| ·485 通信接口 | 第62页 | 
| ·转子位置检测 | 第62-63页 | 
| ·频率转电压电路 | 第63-64页 | 
| ·扩展EEPROM | 第64-65页 |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75页 |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 ·时钟配置 | 第65页 | 
| ·I/O口配置 | 第65页 | 
| ·设定PWM模块工作模式 | 第65-66页 | 
| ·A/D转换模块配置 | 第66页 | 
| ·电平变化中断配置 | 第66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66-69页 | 
| ·电机启动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 ·故障处理 | 第68-69页 | 
| ·电平变化中断服务程序 | 第69-74页 | 
| ·转子位置检测 | 第69页 | 
| ·转速检测 | 第69-72页 | 
| ·数字PI算法实现 | 第72-74页 | 
| ·A/D转换中断服务程序 | 第74-75页 |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1页 |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75-76页 | 
| ·实验结果 | 第76-81页 | 
| ·三相转子位置信号波形 | 第76页 | 
| ·电流斩波控制时的波形 | 第76-78页 | 
| ·角度位置控制时的波形 | 第78页 | 
| ·电机启动时的转速波形 | 第78-81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