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1页 |
·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LbL)技术制备微胶囊 | 第14-28页 |
·LbL技术的发展 | 第14-17页 |
·LbL膜中的胶束 | 第17-25页 |
·用LbL技术在二维平板上组装胶束构筑单元 | 第18-24页 |
·用LbL技术在胶粒上组装胶束构筑单元 | 第24-25页 |
·LbL技术制备微胶囊 | 第25-28页 |
·荧光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9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仪器表征方法 | 第32页 |
·荧光微胶囊制备方法 | 第32-39页 |
·以硝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合成球形纯碳酸钙微粒 | 第33页 |
·以硝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合成掺杂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球形碳酸钙微粒 | 第33-34页 |
·荧光微胶囊的制备 | 第34-39页 |
第三章 胶束对纯碳酸钙为核的微胶囊的荧光保护 | 第39-55页 |
·以硝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制备的碳酸钙的形貌和荧光微胶囊的表征及性质 #27■ | 第39-53页 |
·纯碳酸钙的形貌 | 第39-41页 |
·荧光微胶囊的表征 | 第41-49页 |
·荧光微胶囊的ζ电位 | 第41页 |
·溶液中荧光微胶囊的形貌 | 第41-42页 |
·荧光微胶囊中胶束的表征 | 第42-43页 |
·胶束增溶荧光微胶囊中稀土配合物的含量 | 第43-45页 |
·胶束保护荧光微胶囊中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 | 第45页 |
·胶束对稀土配合物荧光的保护效应 | 第45-47页 |
·实心荧光微胶囊中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寿命 | 第47-49页 |
·空心荧光微胶囊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胶束对含PSS碳酸钙为核的微胶囊的荧光保护 | 第55-67页 |
·以硝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制备的掺杂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碳酸钙的形貌和荧光微胶囊的表征及性质 | 第55-62页 |
·含PSS碳酸钙的形貌 | 第55-56页 |
·荧光微胶囊的结构 | 第56-62页 |
·不同模板对荧光微胶囊结构的影响 | 第62-66页 |
·PSS影响荧光微胶囊结构 | 第62-63页 |
·PSS影响荧光微胶囊中稀土配合物含量 | 第63-64页 |
·PSS影响荧光微胶囊中稀士配合物荧光发射强度 | 第64-65页 |
·PSS影响胶束对稀土配合物荧光的保护效应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