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关于社区矫正的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关于福利性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关于惩罚性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对文献的简单评述 | 第19页 |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21页 |
·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 第21-24页 |
·研究的可信性问题 | 第24-25页 |
第2章 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研究 | 第25-29页 |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社区矫正的福利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第29-50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的根源探究 | 第29页 |
·从产生上看社区矫正具有福利性 | 第29页 |
·从内容上看社区矫正具有福利性 | 第29页 |
·从理念上看社区矫正具有福利性 | 第29页 |
·福利性社区矫正的内容分析 | 第29-35页 |
·教育矫正 | 第30-31页 |
·帮困扶助 | 第31-35页 |
·对社区矫正福利性的评价 | 第35-50页 |
·福利性社区矫正的价值分析 | 第35-36页 |
·福利性社区矫正的局限性 | 第36-42页 |
·局限性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 | 第42-50页 |
第4章 社区矫正的惩罚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第50-62页 |
·社区矫正惩罚性的根源探究 | 第50-51页 |
·惩罚性是刑罚的本质属性 | 第50页 |
·社区矫正惩罚性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 | 第50页 |
·社区矫正是一种强制措施而不是自愿选择 | 第50-51页 |
·从内容上看社区矫正具有惩罚性 | 第51页 |
·惩罚性社区矫正的内容分析 | 第51-54页 |
·监督管理 | 第51-53页 |
·公益劳动 | 第53-54页 |
·对社区矫正惩罚性的评价 | 第54-62页 |
·惩罚性社区矫正的价值分析 | 第54-56页 |
·惩罚性社区矫正的局限性 | 第56-59页 |
·局限性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 | 第59-62页 |
第5章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的关系研究 | 第62-68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应然关系分析 | 第62-63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呈现对立的关系 | 第62-63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呈现统一的关系 | 第63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实然关系分析 | 第63-65页 |
·过于强调社区矫正的福利性 | 第64页 |
·过于强调社区矫正的惩罚性 | 第64-65页 |
·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实然关系与应然关系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对社区矫正福利性、惩罚性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 | 第65页 |
·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 第65-66页 |
·正确处理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之间关系的策略 | 第66-68页 |
·正确理解社区矫正福利性和惩罚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 第66页 |
·充分认识惩罚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属性 | 第66页 |
·坚持福利性社区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 | 第66-68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68-71页 |
·完善法律法规,使社区矫正有法可依 | 第68-69页 |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包括社区矫正对象)的认可度 | 第69页 |
·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 第69-70页 |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社区矫正理论研究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研究局限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