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精密高程测量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 1.1 引言 | 第12页 |
| 1.2 影响GPS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12-15页 |
| 1.3 GPS高程的转换 | 第15-18页 |
| 1.4 神经网络工程应用 | 第18-20页 |
| 1.5 地壳形变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GPS精密定位方法 | 第23-44页 |
| 2.1 GPS定位原理概述 | 第23-29页 |
| 2.2 差分GPS技术 | 第29-32页 |
| 2.3 GPS精密高程测量 | 第32-42页 |
| 2.3.1 前言 | 第32-33页 |
| 2.3.2 高程系统 | 第33-34页 |
| 2.3.3 大气对流层折射概述 | 第34-35页 |
| 2.3.4 一阶高斯马尔可夫过程 | 第35-37页 |
| 2.3.5 随机过程的分段线性方法 | 第37-38页 |
| 2.3.6 实例分析 | 第38-4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神经网络及BP算法基本理论的深化 | 第44-63页 |
| 3.1 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 第44-46页 |
| 3.2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 3.3 神经网络BP算法 | 第48-52页 |
| 3.3.1 BP网络算法的思路 | 第48-49页 |
| 3.3.2 BP算法的数学描述 | 第49-52页 |
| 3.4 BP算法基本理论的深化 | 第52-54页 |
| 3.4.1 BP算法理论解析 | 第52-53页 |
| 3.4.2 BP网络的数学定理 | 第53-54页 |
| 3.5 BP算法的若干改进 | 第54-59页 |
| 3.5.1 BP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 3.5.2 提高训练速度的方法 | 第55-57页 |
| 3.5.3 激活函数 | 第57-58页 |
| 3.5.4 初始权重的影响及设置 | 第58-59页 |
| 3.5.5 隐含层数和隐含层节点数的选择 | 第59页 |
| 3.6 BP网络的计算模型 | 第59-62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GPS高程转换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63-90页 |
| 4.1 GPS高程转换方法概述 | 第63-64页 |
| 4.2 二次曲面拟合法 | 第64-67页 |
| 4.3 转换GPS高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 第67-74页 |
| 4.3.1 工程实例简介 | 第67-70页 |
| 4.3.2 五层BP网络结构 | 第70页 |
| 4.3.3 BP网络模型试验研究 | 第70-74页 |
| 4.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页 |
|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转换法” | 第74-80页 |
| 4.4.1 方法思路 | 第74-75页 |
| 4.4.2 与其他方法比较分析 | 第75-79页 |
| 4.4.3 理论解析 | 第79-80页 |
| 4.5 转换层数据限定区间优化 | 第80-81页 |
| 4.6 误差分级迭代法 | 第81-85页 |
| 4.6.1 方法思路 | 第81页 |
| 4.6.2 方法效果 | 第81-84页 |
| 4.6.3 机理分析 | 第84-85页 |
| 4.6.4 结论 | 第85页 |
| 4.7 模型优化后的“混合转换法” | 第85-88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 第五章 GPS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90-107页 |
| 5.1 引言 | 第90-91页 |
| 5.2 动态间接平差模型 | 第91-94页 |
| 5.3 动态平差模型与静态平差模型的关系 | 第94-97页 |
| 5.4 水准网和GPS网的动态联合平差 | 第97-98页 |
| 5.5 Helmert后验方差迭代定权 | 第98-101页 |
| 5.6 形变显著性分析 | 第101-104页 |
| 5.7 实例分析 | 第104-106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六章 GPS离程测量信息管理系统 | 第107-126页 |
| 6.1 系统的开发平台 | 第107-109页 |
| 6.2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结构框图 | 第109-111页 |
| 6.3 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数据预处理 | 第111-116页 |
| 6.4 自动生成电子表格 | 第116-120页 |
| 6.5 图形输出功能 | 第120-124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26-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参考文献表 | 第130-136页 |
| 附录 A: 攻博期间完成的论著等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