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前言 | 第14-19页 |
肖承惊教授简介 | 第19-21页 |
第一部分 家学渊源志在岐黄 | 第21-29页 |
一、名师成长背景 | 第21-25页 |
二、学术思想渊源—秉承古训,勇于创新 | 第25-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崇尚经典,融汇中西—治学特点、学术经验总结 | 第29-90页 |
第一章 勤求古训,恃继承勇发扬 | 第29-58页 |
一、古方"葫芦巴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之痛症 | 第29-35页 |
二、新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肠覃) | 第35-40页 |
三、分期论治子宫肌瘤 | 第40-45页 |
四、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45-46页 |
五、调补冲脉治疗崩漏 | 第46-48页 |
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特色 | 第48-49页 |
七、补肾疏肝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第49-52页 |
八、经前期综合征重心理疏导 | 第52-53页 |
九、治病与安胎并举防治妊娠期流感 | 第53-54页 |
十、标本兼顾治疗痤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二章 融汇新知,大医精诚 | 第58-65页 |
一、对中医四诊的新认识 | 第58-61页 |
二、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三章 用药精妙,灵巧严谨 | 第65-84页 |
一、车前草、土茯苓、蛇床子 | 第65-66页 |
二、白芷、椿根皮、鸡冠花 | 第66-67页 |
三、生石决明、灵磁石 | 第67-68页 |
四、红藤、忍冬藤 | 第68-69页 |
五、败酱草、鱼腥草 | 第69-70页 |
六、肉苁蓉、锁阳 | 第70-71页 |
七、月季花、玫瑰花、绿萼梅 | 第71-72页 |
八、龙骨、牡蛎 | 第72-73页 |
九、补骨脂、骨碎补 | 第73页 |
十、枸杞、狗脊 | 第73-74页 |
十一、紫石英、石楠叶 | 第74-75页 |
十二、虎杖、马鞭草 | 第75页 |
十三、桑寄生、川断 | 第75-76页 |
十四、苏木、地鳖虫 | 第76-77页 |
十五、丹参、赤芍 | 第77-78页 |
十六、川断、川牛膝 | 第78-79页 |
十七、路路通、皂角刺 | 第79页 |
十八、橘核、荔枝核 | 第79-80页 |
十九、丹参、鸡血藤 | 第80页 |
二十、鸡内金、佛手 | 第80-81页 |
二十一、茯苓、土茯苓 | 第81页 |
二十二、黄精、当归 | 第81-82页 |
二十三、潼蒺藜、白蒺藜 | 第82页 |
二十四、莪术、王不留行 | 第82-83页 |
二十五、鬼箭羽、夏枯草 | 第83-84页 |
第四章 与时俱进,暮霞溢彩 | 第84-90页 |
一、妇科医话——水火无情 | 第84-85页 |
二、关于"五不女" | 第85-86页 |
三、"围城"与妇女生理病理 | 第86-87页 |
四、"潜伏"与治未病 | 第87-88页 |
五、环境因素与疾病 | 第88-90页 |
第三部分 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第90-122页 |
中文摘要 | 第90-91页 |
Abstract | 第91-92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2-93页 |
一、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 第93-100页 |
(一) 中医药治疗近况 | 第93-94页 |
(二) 命名 | 第94-95页 |
(三) 西医药治疗概况 | 第95-97页 |
(四)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97-98页 |
(五) 小结 | 第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二、临床研究 | 第100-122页 |
(一) 前言 | 第100-101页 |
(二) 临床资料 | 第101页 |
(三) 诊疗标准 | 第101-10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3-104页 |
(五) 结果 | 第104-111页 |
(六) 结论 | 第111-112页 |
(七) 5-羟色胺与更年期综合征情志症状相关性的探讨 | 第112-118页 |
(八) 讨论 | 第118-122页 |
结语与致谢 | 第122-123页 |
个人简介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