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网络监听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网络监听的意义 | 第10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网络监听的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网络监听的一些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主机MAC 地址 | 第12-13页 |
·网卡接收数据帧的状态 | 第13-14页 |
·网络监听的具体实现 | 第14-16页 |
·网络监听的防范方法 | 第16-17页 |
·检测网络监听的手段 | 第17-18页 |
·反应时间 | 第17页 |
·观测DNS | 第17页 |
·利用PING 模式进行监测 | 第17-18页 |
·利用ARP 数据包进行监测 | 第18页 |
·交换环境下的网络监听 | 第18-20页 |
·ARP 欺骗 | 第18-20页 |
·淹没交换机ARP 表 | 第20页 |
·交换环境下的ARP 监听的防范 | 第20-21页 |
·使用加密技术 | 第20页 |
·使用静态ARP | 第20-21页 |
·加强身份验证 | 第21页 |
·采用三层交换,解除对ARP 的依赖 | 第21页 |
·利用防范算法 | 第21页 |
·交换环境下的ARP 监听的检测 | 第21-24页 |
·利用相关的工具软件监视ARP 缓存的异常的变化 | 第21-22页 |
·监听 ARP 数据包 | 第22页 |
·定期探测数据包传送路径 | 第22页 |
·使用 SNMP 定期轮询ARP 表,检查主机上的ARP 缓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网络监听的具体应用 | 第24-32页 |
·查找出网络中使用BITTORRENT 协议的工作站 | 第24-26页 |
·蠕虫病毒分析 | 第26-32页 |
·环境简介 | 第26页 |
·找出产生网络流量最大的主机 | 第26-28页 |
·分析这些主机的网络流量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网络监听程序设计 | 第32-37页 |
·监听程序模型设计 | 第32-33页 |
·数据包捕获 | 第33-34页 |
·数据包过滤与分解 | 第34-35页 |
·数据包解码 | 第35页 |
·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35-37页 |
·丢包问题的解决 | 第35-36页 |
·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考虑 | 第36页 |
·协议分析效率的提高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WINPCAP 监听程序实现 | 第37-74页 |
·WINPCAP 简介 | 第37页 |
·WINPCAP 源代码逻辑结构 | 第37-38页 |
·WINPCAP 库的基本使用流程 | 第38-39页 |
·获取设备列表的设计 | 第39-42页 |
·捕获数据包的设计 | 第42-46页 |
·数据包过滤设计 | 第46-47页 |
·数据包分析设计 | 第47-55页 |
·数据包发送设计 | 第55-64页 |
·SYN FLOOD 攻击的实现 | 第64-73页 |
·SYN FLOOD 攻击的原理 | 第64-65页 |
·SYN FLOOD 攻击的程序代码实现 | 第65-73页 |
·ARP 欺骗的实现 | 第73-74页 |
·ARP 欺骗的原理 | 第73页 |
·ARP 欺骗的程序实现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无线网络的监听 | 第74-75页 |
·Ipv6 网络的监听 | 第75页 |
·各种网络入侵方式的研究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