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 ·静力触探技术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国外海洋静力触探技术的研究简况 | 第12-15页 |
| ·我国海洋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 ·主要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7-19页 |
| 2 渤海某海上平台静力触探现场试验 | 第19-33页 |
| ·本次试验使用的海洋静力触探设备 | 第19-26页 |
| ·井下深海静力触探设备Wison-APB 的构成 | 第20-21页 |
| ·孔压探头 | 第21-22页 |
| ·绳索推力系统和测试系统 | 第22-24页 |
| ·带有脐带电缆和液压源的绞盘 | 第24-25页 |
| ·远程控制操作绞盘和数据采集仪 | 第25-26页 |
| ·海洋静力触探现场试验的要求 | 第26-28页 |
| ·钻探注意事项 | 第26-27页 |
| ·数据采集系统及测试精度要求 | 第27-28页 |
| ·标定要求 | 第28页 |
| ·本次试验概况 | 第28-30页 |
| ·测试步骤 | 第30-32页 |
| ·钻孔定位 | 第30-31页 |
| ·钻探与探头贯入 | 第31页 |
| ·数据读取 | 第31页 |
| ·试验深度测量 | 第31-32页 |
| ·测试数据质量控制与孔压消散试验 | 第32页 |
| ·目前海洋静力触探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2-33页 |
| 3 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可靠性检查和整理 | 第33-39页 |
| ·静力触探数据的可靠性检查 | 第33-34页 |
| ·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整理 | 第34-37页 |
| ·深度校正 | 第34页 |
| ·零漂校正 | 第34页 |
| ·锥尖阻力q_c 校正 | 第34-35页 |
| ·侧摩阻力f_s 校正 | 第35-37页 |
| ·静力触探数据曲线绘制 | 第37-39页 |
| ·直接测量参数曲线 | 第37-38页 |
| ·校正及推算参数曲线 | 第38-39页 |
| 4 本次静力触探试验土层划分及土类判别方法对比研究 | 第39-48页 |
| ·土层划分 | 第39-42页 |
| ·土类判别方法 | 第42-48页 |
| ·张诚厚等(1990)土分类图 | 第42-43页 |
| ·Robertson(1990)等土分类图 | 第43-45页 |
| ·Eslami 和Fellenius (1997)土分类图 | 第45页 |
| ·本次海上平台静力触探数据对比及分析 | 第45-48页 |
| 5 本次静力触探试验土的工程性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 第48-68页 |
| ·不排水抗剪强度 S_u估算 | 第50-56页 |
| ·估算不排水抗剪强度 S_u的经验方法 | 第51-52页 |
| ·本次海上平台静力触探数据对比及分析 | 第52-56页 |
| ·粘性土灵敏度S_t 估算 | 第56-59页 |
| ·S_t 估算方法 | 第56页 |
| ·本次海上平台静力触探数据对比及分析 | 第56-59页 |
| ·粘性土超固结比OCR估算 | 第59-64页 |
| ·OCR估算方法 | 第59-61页 |
| ·本次海上平台静力触探数据对比分析 | 第61-64页 |
| ·单桩承载力估算 | 第64-68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建议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