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10-21页 |
| ·甲醇代谢途径 | 第10-11页 |
| ·表达系统的组成 | 第11-17页 |
| ·影响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 | 第17-20页 |
|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 的作用 | 第20页 |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的作用 | 第20-21页 |
| ·重组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植酸酶来源和分类 | 第21-22页 |
| ·大肠杆菌来源的植酸酶基因 | 第22页 |
| ·植酸酶基因工程 | 第22-23页 |
| ·植酸酶的应用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共表达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对重组酵母中植酸酶 AppA 表达的影响 | 第2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PDI 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31页 |
| ·重组表达载体pPICZA-pdi 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31页 |
| ·重组酵母的获得及筛选 | 第31-33页 |
| ·发酵罐水平植酸酶的表达 | 第33页 |
| ·重组酵母中appA-m, pdi 基因的PCR 检测分析 | 第33-34页 |
| ·重组酵母菌株中二硫键异构酶PDI 的Western blot 分析 | 第34页 |
| ·PDI 共表达对重组酵母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增加植酸酶 AppA 基因的拷贝数对其表达的影响 | 第36-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 ·重组酵母的获得与筛选 | 第38页 |
| ·重组菌株在发酵罐水平的表达研究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共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对重组酵母中植酸酶 AppA 表达的影响 | 第40-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材料 | 第40-41页 |
| ·方法 | 第41-43页 |
| ·结果 | 第43-46页 |
| ·血红蛋白基因的合成 | 第43-44页 |
| ·低氧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页 |
| ·重组酵母的获得和筛选 | 第44-45页 |
| ·重组酵母中appA, vgb 基因的PCR 检测分析 | 第45页 |
| ·酵母菌株中血红蛋白VHb 的Western blot 分析 | 第45-46页 |
| ·VHb 共表达对重组酵母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植酸酶appA-m 基因在 Pichia pastoris 细胞上的表面展示 | 第48-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 ·AGα1 基因的克隆 | 第50-51页 |
| ·植酸酶基因appA-m 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 ·重组酵母的获得及筛选 | 第52页 |
| ·表面展示植酸酶AppA 的酶学性质测定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