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市场流动性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写作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 ·流动性的界定 | 第20-21页 |
|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 第21-28页 |
| ·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度量方法 | 第22-24页 |
| ·以即时性为基础的度量方法 | 第24-25页 |
| ·以交易对价格的影响为基础的衡量方法 | 第25-27页 |
| ·其他方法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的指标体系和模型 | 第29-39页 |
| ·中国证券市场特点 | 第29-31页 |
| ·采用竞价交易制度 | 第29-30页 |
| ·独特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30页 |
| ·低流动性却对应高换手率 | 第30-31页 |
| ·流动性度量模型的指标构成 | 第31-35页 |
| ·深度 | 第32-33页 |
| ·宽度 | 第33-35页 |
| ·即时性 | 第35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39-52页 |
|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流动性分析 | 第39-47页 |
| ·中小企业板流动性分析 | 第39-43页 |
| ·主板流动性分析 | 第43-46页 |
|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流动性指标的无量纲化和综合结果 | 第46-47页 |
|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流动性差异原因分析 | 第47-51页 |
| ·收益率的波动性不同对宽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市场规模不同对深度的影响 | 第48页 |
| ·投资者结构不同对深度和宽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公司规模不同对深度和宽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提高中小企业板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 ·改革发行机制 | 第52-53页 |
| ·引入做市商制度 | 第53-54页 |
| ·降低交易成本 | 第54-55页 |
| ·大力培养机构投资者 | 第55页 |
|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