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概况 | 第10-12页 |
·注水开发现状 | 第10-11页 |
·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规律研究 | 第12-25页 |
·开发阶段划分的依据 | 第12-14页 |
·按产量变化划分开发阶段 | 第12-13页 |
·按含水率变化划分开发阶段 | 第13-14页 |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阶段划分结果 | 第14-19页 |
·中高渗透注水砂岩油藏 | 第14-15页 |
·低渗透注水砂岩油藏 | 第15-16页 |
·复杂断块油藏 | 第16-18页 |
·潜山油藏 | 第18-19页 |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规律 | 第19-25页 |
·产量变化规律 | 第19-21页 |
·含水变化规律 | 第21-22页 |
·无因次采出指数变化特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第25-60页 |
·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原油地下粘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油藏复杂程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天然能量大小的影响 | 第27页 |
·油藏储层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第28-60页 |
·单指标评价 | 第28-40页 |
·灰色系统定量综合评价 | 第40-42页 |
·不同阶段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第42-60页 |
第四章 开发技术对策 | 第60-64页 |
·中高渗油藏 | 第60-61页 |
·认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剩余油分布 | 第60页 |
·部署高效调整井 | 第60页 |
·利用不稳定注水技术实现高效注水 | 第60-61页 |
·利用强调弱驱的深部调驱技术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效率 | 第61页 |
·积极发展“2+3”技术,尽早开展低成本三采技术的现场试验 | 第61页 |
·低渗透油藏 | 第61-62页 |
·实施早期-先期注水 | 第61页 |
·改善注入水水质,提高水井利用率 | 第61页 |
·在经济合理有效的前提下继续开展加密调整,提高井网控制程度 | 第61-62页 |
·整体压裂改造油藏,改善油层导流能力 | 第62页 |
·加大水平井开发部署力度 | 第62页 |
·对裂缝性低渗储层开展周期注水 | 第62页 |
·复杂断块油藏 | 第62页 |
·完善的注采井网是实现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前提条件 | 第62页 |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注水 | 第62页 |
·裂缝及特殊岩性油藏 | 第62-64页 |
·深化地质研究,加强动静态认识 | 第63页 |
·采用老井侧钻、水平井等技术挖潜锥间带剩余油 | 第63页 |
·细化注水单元,开展周期注水,实现稳油控水 | 第63页 |
·开展水平井与直井组合优化注水试验,减缓含水上升速度 | 第63页 |
·尽快完善低渗透潜山的注采井网,实施全面注水 | 第63-64页 |
第五章 不同类型油藏产量预测研究 | 第64-75页 |
·产量预测方法研究 | 第64-70页 |
·递减分析 | 第64-65页 |
·模型预测法 | 第65-70页 |
·产量预测结果 | 第70-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详细摘要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