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理论工作 | 第17页 |
·试验工作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残余预应力计算与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20-49页 |
·残余预应力计算 | 第20-35页 |
·分项预应力损失法 | 第20-24页 |
·预应力总损失法 | 第24-26页 |
·最新计算方法 | 第26-35页 |
·残余预应力的检测 | 第35-48页 |
·直接法检测残余预应力 | 第35-36页 |
·应力释放法检测残余预应力 | 第36-38页 |
·振动法检测残余预应力 | 第38-44页 |
·超声波法检测残余预应力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试验构件介绍与残余预应力损失估算 | 第49-55页 |
·试验梁的计算参数 | 第49-51页 |
·预应力损失估算 | 第51-53页 |
·构件生产各阶段的残余预应力 | 第53-54页 |
·放张前的残余预应力 | 第53页 |
·养护期满时的残余预应力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残余预应力变化规律的初步探索 | 第55-77页 |
·实验装置简介 | 第55-56页 |
·钢筋的布设 | 第55-56页 |
·钢筋计的基本原理 | 第56页 |
·放张前的残余预应力 | 第56-57页 |
·放张后的残余预应力 | 第57-61页 |
·构件使用期间内的残余预应力 | 第61-66页 |
·规范计算值与实际值 | 第66页 |
·载荷对残余预应力的影响 | 第66-75页 |
·试验研究 | 第67-68页 |
·理论分析载荷应变 | 第68-69页 |
·实测应变 | 第69-73页 |
·载荷对残余预应力的影响 | 第73-75页 |
·试验结论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钻孔法检测残余预应力的有限元计算与实测分析 | 第77-90页 |
·钻孔应力释放的基本原理 | 第77-80页 |
·平板钻孔法 | 第77-78页 |
·应力计算推导 | 第78-79页 |
·盲孔分析 | 第79-80页 |
·ANSYS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处理 | 第80-81页 |
·分离式的特点 | 第80页 |
·整体式的特点 | 第80-81页 |
·预应力的施加 | 第81页 |
·平板钻孔法的有限元计算 | 第81-83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钻孔法的有限元计算 | 第83-86页 |
·模型简介 | 第83-84页 |
·计算结果 | 第84-85页 |
·工程应用 | 第85-86页 |
·钻孔法实测分析 | 第86-89页 |
·试验介绍 | 第86-88页 |
·试验结果 | 第88页 |
·试验结论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刚度法检测残余预应力 | 第90-102页 |
·挠度的计算 | 第90-93页 |
·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 | 第91-92页 |
·预应力产生的反拱度 | 第92页 |
·残余预应力的计算 | 第92-93页 |
·预应力梁短期刚度的测试 | 第93-95页 |
·试验装置 | 第93页 |
·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 | 第93-95页 |
·计算过程 | 第93-94页 |
·比较分析 | 第94-95页 |
·反拱度的实际应用 | 第95-97页 |
·刚度法求残余预应力的试验研究 | 第97-101页 |
·试验装置和试验过程 | 第97-98页 |
·理论计算与数据处理 | 第98-99页 |
·试验结果 | 第99-100页 |
·试验结论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