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自适应波束成形理论 | 第16-34页 |
|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第17-22页 |
|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 ·智能天线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9-22页 |
|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22-31页 |
| ·波束形成器原理 | 第22-24页 |
| ·几种重要参数 | 第24-25页 |
| ·空间匹配波束形成器 | 第25-26页 |
| ·最佳波束形成器 | 第26-28页 |
| ·波束形成器的算法实现问题 | 第28-31页 |
| ·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优势 | 第31-33页 |
| ·抗衰落 | 第32页 |
| ·抗干扰 | 第32页 |
| ·增加系统容量 | 第32-33页 |
| ·实现移动台的定位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研究 | 第34-46页 |
| ·信号DOA 估计方法的分类 | 第34-35页 |
| ·DOA 估计的传统法 | 第35-40页 |
| ·延迟—相加法 | 第35-38页 |
| ·Capon 算法 | 第38-40页 |
| ·DOA 估计的子空间算法 | 第40-45页 |
| ·MUS IC 算法的提出 | 第40-41页 |
| ·MUSIC 算法的原理 | 第41-43页 |
| ·MUSIC 算法DOA 估计性能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Sparse PCA 分析的DOA 估计算法 | 第46-59页 |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46-51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 ·主成分分析的概念 | 第47-48页 |
| ·主成分的计算 | 第48-50页 |
| ·样本主成分 | 第50-51页 |
| ·主成分的选取 | 第51页 |
| ·稀疏主成分分析 | 第51-53页 |
| ·基于Sparse PCA 分析的DOA 估计算法 | 第53-55页 |
| ·实验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