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经济思想 | 第10-32页 |
| ·经济思想形成的渊源 | 第10-14页 |
| ·初涉洋务——筹措上海机器织布局 | 第14-20页 |
| ·苦心经营——主持上海电报局 | 第20-27页 |
| ·黯淡退出——谋划湖北织布局、利国驿矿 | 第27-32页 |
| 第二章 政治思想 | 第32-43页 |
| ·爱国热忱 | 第32-34页 |
| ·与维新派“和而不同” | 第34-40页 |
| ·反对立储,流亡澳门 | 第40-43页 |
| 第三章 教育思想 | 第43-55页 |
| ·兴女学——创办学院,倡导女学 | 第43-51页 |
| ·开民智——重视社会民众教化 | 第51-55页 |
| 第四章 贩灾思想 | 第55-63页 |
| ·贩灾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 第55-57页 |
| ·贩灾思想的发展成熟阶段 | 第57-63页 |
| 第五章 经元善思想的评价 | 第63-74页 |
| ·思想特征 | 第63-67页 |
| ·与郑观应思想的比较 | 第67-72页 |
| ·思想的积极性和时代局限性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 | 第78-79页 |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