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整体性能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半刚性连接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半刚性节点的类型 | 第13-15页 |
·半刚性连接的分类方法 | 第15页 |
·半刚性连接的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半刚性连接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梁柱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动力性能研究的意义 | 第18-22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22-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方案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4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24-2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拟动力抗震实验方法 | 第26-40页 |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概述 | 第26-29页 |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 第26-27页 |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分类 | 第27页 |
·拟动力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拟动力试验原理和特点 | 第29-32页 |
·动力反应分析方程 | 第29页 |
·拟动力试验原理 | 第29-30页 |
·拟动力试验步骤 | 第30-31页 |
·试验特点 | 第31-32页 |
·拟动力试验系统及实施控制方法 | 第32-34页 |
·拟动力试验系统和设备 | 第32-33页 |
·拟动力试验控制方法 | 第33-34页 |
·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 | 第34-37页 |
·显式积分方法 | 第34-36页 |
·隐式积分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误差 | 第37-38页 |
·误差的来源 | 第37-38页 |
·控制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 第38页 |
·拟动力试验方法展望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整体性能的拟动力试验 | 第40-54页 |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40-43页 |
·试验系统和控制软件 | 第43-48页 |
·试验系统组成 | 第43-46页 |
·试验监控点的布置 | 第46-48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8-51页 |
·地震动三个基本要素和选择原则 | 第49-50页 |
·试验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 第50-51页 |
·试验实施方案 | 第51-54页 |
·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51-53页 |
·试验加载方案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整体性能的拟动力试验分析 | 第54-68页 |
·各主要受力截面应变反应 | 第54-55页 |
·层间刚度 | 第55页 |
·加速度反应 | 第55-59页 |
·位移反应 | 第59-64页 |
·基底剪力 | 第64-65页 |
·滞回性能 | 第65-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结论 | 第68-69页 |
·待改进的问题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