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唐华清宫的营建与布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20页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 选题缘由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一) 对唐代离宫的总体研究第14-15页
  (二) 对唐华清宫的研究第15-17页
  (三) 有关的涉及性研究第17-18页
 三、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一) 研究范围第18-19页
  (二) 研究思路第19页
  (三)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唐华清宫的营建过程、范围格局和历史地理基础第20-48页
 第一节 唐华清宫的营建过程第20-30页
  一、骊山温泉的早期开发第20-24页
  二、唐代前期的"汤泉宫"和"温泉宫"第24-26页
  三、唐玄宗时代的华清宫第26-30页
 第二节 唐华清宫的总体布局第30-42页
  一、唐华清宫的范围和格局第30-37页
  二、昭应县城的位置和功能第37-39页
  三、私家园林和其他第39-42页
 第三节 唐华清宫的历史地理基础第42-47页
  一、绝佳的温泉第43页
  二、自然地理环境第43-45页
  三、人文社会背景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二章 宫城的布局和功能第48-74页
 第一节 宫城的格局第48-51页
  一、宫墙和宫门第48-50页
  二、宫城的格局第50-51页
 第二节 宫城的布局和功能第51-68页
  一、中院第52-56页
  二、东院第56-64页
  三、西院第64-68页
 第三节 宫城的功能分区和布局特点第68-72页
  一、宫城的功能分区第68-71页
  二、宫城的布局特点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三章 禁苑的布局和功能第74-101页
 第一节 禁苑的格局第74-78页
  一、缭墙和缭门第74-76页
  二、禁苑的格局第76-78页
 第二节 禁苑的布局和功能第78-95页
  一、津阳门外第78-80页
  二、昭阳门外第80-89页
  三、开阳门外第89-92页
  四、望京门外第92-95页
 第三节 禁苑的功能分区和布局特点第95-99页
  一、禁苑的功能分区第95-97页
  二、禁苑的布局特点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四章 唐华清宫的布局特色和营建思想第101-120页
 第一节 唐华清宫的布局特色第101-104页
  一、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第101页
  二、以温泉和沐浴为核心第101-102页
  三、强化政治、礼仪和道教功能第102-103页
  四、昭应县城和私家园林的配置第103页
  五、自由灵活布局和中轴对称相结合第103-104页
 第二节 唐华清宫的营建思想第104-119页
  一、围绕温泉,注重分区和实用原则第104-108页
  二、模仿京城、强调风水和等级观念第108-114页
  三、尊崇道祖、涵容佛儒和其他文化第114-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五章 唐华清宫布局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第120-130页
 第一节 唐华清宫的历史影响第120-126页
  一、安史之乱后的华清宫第120-121页
  二、后代的修缮改造第121-124页
  三、唐华清宫的历史影响第124-126页
 第二节 唐华清宫的现代价值和旅游开发第126-129页
  一、唐华清宫的现代价值第126-128页
  二、唐华清宫的旅游开发第128-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结论第130-133页
附录第133-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隋唐两宋时期河套平原政治地理格局与自然环境研究
下一篇:论书籍装帧中艺术与技术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