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前言 | 第14-16页 |
| 1 绪论 | 第16-2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年代的划定 | 第17页 |
| ·著作的选择 | 第17-19页 |
| ·著作的筛选 | 第19-20页 |
| ·初筛 | 第19页 |
| ·精选 | 第19页 |
| ·善本文献核实与原文点校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2 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的发展情况 | 第21-82页 |
| ·温病理论的构建—金元时期 | 第21-54页 |
| ·金元时期自然气候与社会环境 | 第21-23页 |
| ·金元时期气候环境 | 第22-23页 |
| ·金元时期社会环境 | 第23页 |
| ·金元时期瘟疫发生与流行情况 | 第23-24页 |
| ·金元时期中医学整体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 ·金元时期温病理论发展情况 | 第26-52页 |
| ·金元时期影响温病理论发展的主要流派 | 第26-27页 |
| ·金元时期主要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 第27-35页 |
| ·金元时期温病理论发展情况 | 第35-52页 |
| ·金元时期温病理论发展特点 | 第52-54页 |
| ·温病理论的丰富—明代 | 第54-82页 |
| ·明代自然气候与社会环境 | 第55-56页 |
| ·明代气候环境 | 第55页 |
| ·明代社会环境 | 第55-56页 |
| ·明代瘟疫发生与流行情况 | 第56-57页 |
| ·明代中医学整体发展情况 | 第57-59页 |
| ·明代温病理论发展情况 | 第59-79页 |
| ·对温病病名的认识 | 第59-63页 |
| ·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63-67页 |
| ·对温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67-79页 |
| ·明代温病理论发展特点 | 第79-82页 |
| 3 温病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第82-91页 |
| ·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对汉代温病认识的继承与创新 | 第82-88页 |
| ·汉代对温病的认识 | 第82-86页 |
| ·对温病病名的认识 | 第82-83页 |
| ·对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83-84页 |
| ·对温病病证的认识 | 第84-85页 |
| ·对温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85-86页 |
| ·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对汉代温病认识的继承与创新 | 第86-88页 |
| ·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对清代温病理论的影响 | 第88-91页 |
| 4 温病理论发展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 | 第91-106页 |
| ·温病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第91-99页 |
| ·温病概念 | 第92-94页 |
| ·病因病机 | 第94-96页 |
| ·辨证论治 | 第96-99页 |
| ·临床治法方药 | 第96-97页 |
| ·辨证论治理论 | 第97-99页 |
| ·促进温病理论发展的因素探讨 | 第99-106页 |
| ·医疗实践与经验总结 | 第100页 |
| ·瘟疫发生与流行情况 | 第100-101页 |
| ·自然气候与社会环境 | 第101-104页 |
| ·气候因素 | 第101-103页 |
| ·社会因素 | 第103-104页 |
| ·医学整体水平 | 第104-106页 |
| 5 结论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个人简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