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逃避债务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我国信用制度的现状 | 第8-11页 |
(一) 我国经济领域信用缺失严重 | 第8-9页 |
(二)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价值观 | 第9-11页 |
二、刑法设立恶意逃避债务罪的必要性 | 第11-18页 |
(一) 恶意逃避债务行为严重破坏信用制度 | 第11-12页 |
(二) 恶意逃避债务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12-18页 |
三、设立恶意逃避债务罪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5页 |
(一) 历史上债权保护曾是刑法重要内容之一 | 第18-19页 |
(二) 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债权已纳入刑法保护范围 | 第19-22页 |
(三)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看侵犯债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 第22-25页 |
四、我国对债权保护的相关立法现状 | 第25-32页 |
(一) 单纯民法保护债权弊端重重 | 第25-27页 |
(二) 刑法对债权保护规定甚少 | 第27-28页 |
(三) 恶意逃避债务行为与其他相关犯罪的比较 | 第28-32页 |
五、在我国刑法中设立恶意逃避债务罪的设想 | 第32-38页 |
(一) 普通侵害债权犯罪的罪名设定 | 第32-33页 |
(二) 恶意逃避债务罪的犯罪构成 | 第33-35页 |
(三) 司法程序上可以具备某些特殊性 | 第35-36页 |
(四) 债权刑法保护要正确运用公权力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论文摘要 | 第47-50页 |
Abstract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