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论文

毛泽东的农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过程第9-13页
 (一) 建党初期—大革命前夕(1921年7月—1924年1月):毛泽东的农民观开始萌芽第9-10页
 (二)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1927年7月):毛泽东的农民观初步形成第10-11页
 (三)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1927年8月—1937年7月):毛泽东农民观基本形成第11-12页
 (四)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期间(1937年7月—1949年9月):毛泽东的农民观趋于成熟第12页
 (五) 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结束(1949年10月—1976年9月):毛泽东的农民观在曲折中发展第12-13页
二、毛泽东农民观的理论渊源第13-17页
 (一)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观是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肥沃土壤第13-14页
 (二) 中国近代其他革命者的农民观对毛泽东的农民观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第14-15页
 (三)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对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第15-16页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是毛泽东的农民观的主要来源第16-17页
三、毛泽东农民观的主要内容第17-38页
 (一) 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第17-27页
  1、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第17-19页
  2、“农村包围城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第19-22页
  3、土地革命必须要解决农民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第22-25页
  4、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改造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保证第25-27页
 (二) 农民的基本出路:社会主义第27-34页
  1、农业的出路在于合作化第27-30页
  2、加强农民社会主义觉悟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关键第30-32页
  3、建立适当的生产关系是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第32-34页
 (三) 农民获得自由解放的途径:“组织起来”第34-38页
  1、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34-36页
  2、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活动形式和原则第36-37页
  3、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价值诉求第37-38页
四、毛泽东农民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第38-44页
 (一)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利益第39页
 (二)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第39-40页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第40-41页
 (四) 必须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第41-42页
 (五) 必须做好教育工作,培养一代新型农民第42-44页
注释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帕金森小鼠运动障碍与黑质和脊髓前角细胞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数据网格环境下的元数据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