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17-20页 |
·国内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经验总结 | 第21-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协同控制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法 | 第25-37页 |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协同效应的概念 | 第25页 |
·协同效应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协同控制措施 | 第28-30页 |
·能源控制措施 | 第28-29页 |
·污染控制措施 | 第29-30页 |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效应的评估 | 第30-37页 |
·协同效应评估标准 | 第30-31页 |
·协同效应评估模型 | 第31-33页 |
·协同效应计算方法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研究 | 第37-47页 |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思路 | 第37-39页 |
·大气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源分析 | 第37页 |
·制定协同控制规划 | 第37-39页 |
·控制规划回顾与修订 | 第39页 |
·我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 第39-42页 |
·煤炭消费比重大 | 第39-40页 |
·能源利用效率低 | 第40-41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常规大气污染严重,复合型污染凸显 | 第41-42页 |
·"十二五"期间我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战略重点 | 第42-47页 |
·调整能源使用结构 | 第42-43页 |
·提高能源效率 | 第43-44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44-45页 |
·污染治理 | 第45-46页 |
·机动车污染物控制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案例研究(淄博市) | 第47-66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7页 |
·淄博市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污染现状 | 第47-56页 |
·淄博市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状况 | 第47-52页 |
·空气质量现状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第52-55页 |
·淄博市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排放关系 | 第55-56页 |
·淄博市"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主要措施及协同效应评估 | 第56-62页 |
·能源措施 | 第56-58页 |
·污染防治措施 | 第58-62页 |
·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效应评估结果分析与不确定性 | 第62-66页 |
·评估结果汇总 | 第62-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