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一、"小产权房"的涵义和分类 | 第14-16页 | 
| (一) "小产权房"的涵义 | 第14-15页 | 
| (二) "小产权房"的分类 | 第15-16页 | 
| 1、按房屋所占土地的性质划分 | 第15页 | 
| 2、按房屋所处的位置划分 | 第15页 | 
| 3、按房屋的用途划分 | 第15-16页 | 
| 二、"小产权房"的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 (一) "小产权房"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 (二) "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 | 第17-20页 | 
| 1、根本原因是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 | 第17-18页 | 
| 2、主要原因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村集体主观利益的诉求 | 第18-19页 | 
| 3、直接原因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不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 第19-20页 | 
| 4、间接原因是国家还未形成完善的土地开发监管机制 | 第20页 | 
| (三) "小产权房"的权利现状 | 第20-22页 | 
| 三、"小产权房"体现法律的稳定与变革,合理与合法的冲突 | 第22-26页 | 
| (一) 现行法律对小产权房的规定存在矛盾 | 第22-23页 | 
| 1、《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与《宪法》基本精神相抵触 | 第22页 | 
| 2、《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之间相互矛盾 | 第22-23页 | 
| 3、有关的土地管理法规立法前后相互冲突 | 第23页 | 
| (二)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 第23-26页 | 
|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 第23-25页 | 
| 2、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缺失 | 第25-26页 | 
| 四、"小产权房"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26-33页 | 
| (一) "小产权房"合法化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 1、"小产权房"合法化符合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26-27页 | 
| 2、"小产权房"合法化体现利益均衡的要求 | 第27-28页 | 
| 3、"小产权房"合法化符合相关民事法律法规的要求 | 第28-29页 | 
| (二) "小产权房"合法化的可能性 | 第29-33页 | 
| 1、"小产权房"合法化有利于理顺相关法律部门的法律冲突 | 第29-30页 | 
| 2、"小产权房"合法化有利于缓解城市居民住房压力 | 第30-31页 | 
| 3、"小产权房"合法化有利于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注入资金 | 第31-33页 | 
| 五、"小产权房"合法化的方案设计 | 第33-44页 | 
| (一) "小产权房"合法化的标准 | 第33-34页 | 
| 1、应符合耕地保护政策 | 第33-34页 | 
| 2、符合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 | 第34页 | 
| (二) 政府须变革相关制度 | 第34-39页 | 
| 1、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 | 第34-38页 | 
| 2、实现城乡一体化或可解决"小产权房"难题 | 第38-39页 | 
| (三)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小产权房"合法化提供法律支持 | 第39-41页 | 
| 1、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制定《住宅法》 | 第39-41页 | 
| 2、完善社会保障法,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第41页 | 
| (四) "小产权房"合法化的路径设想 | 第41-44页 | 
| 六、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