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信息披露的概述 | 第7-12页 |
第一节 一般法律意义上的信息披露 | 第7页 |
第二节 反倾销行政程序中的信息披露 | 第7-11页 |
一、反倾销法的行政程序 | 第7-8页 |
二、信息披露的“宿源”——以行政当局为主体 | 第8-9页 |
三、广义的信息披露 | 第9-1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美国反倾销行政程序中的信息披露的条款、内容和方式 | 第12-31页 |
第一节 信息批露条款 | 第12-16页 |
第二节 信息批露的内容 | 第16-24页 |
一、信息批露的合理范围 | 第16-18页 |
二、可披露信息的分类 | 第18-24页 |
第三节 信息披露的方式 | 第24-30页 |
一、主动披露 | 第25-28页 |
二、被动披露 | 第28-29页 |
三、双方互动——听证会 | 第29页 |
四、信息披露方式的网络化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行政程序中的利害关系方的参与权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利害关系方的程序参与性符合 WTO 透明度要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参与性的体现——期限的明文规定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对信息披露范围的约束——保密处理 | 第34-36页 |
一、保密处理——不完全的信息披露状态 | 第34-36页 |
二、美国反倾销法中的保密信息设定标准 | 第3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37-40页 |
第一节 中国反倾销行政程序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 | 第37-38页 |
一、中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综述 | 第37页 |
二、对信息披露制度现状的评析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38-39页 |
一、关于《反倾销调查信息披露》立法的几点建议 | 第38页 |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