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核技术常用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本文选题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研究 | 第19-81页 |
·引言 | 第19-31页 |
·课题背景 | 第19-21页 |
·主要煤质在线分析技术比较 | 第21-25页 |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5-3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30-31页 |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原理 | 第31-41页 |
·中子的基本性质 | 第31-32页 |
·中子源 | 第32-34页 |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34-36页 |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探测 | 第36-37页 |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原理 | 第37-41页 |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的系统设计 | 第41-57页 |
·中子源的选取 | 第43-44页 |
·gamma 探测器的选取 | 第44-45页 |
·测量单元的设计 | 第45-47页 |
·系统控制单元 | 第47页 |
·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 | 第47-48页 |
·防护体设计 | 第48-57页 |
·实验谱库最小二乘法解谱 | 第57-74页 |
·特征峰面积解谱法 | 第57-58页 |
·谱库最小二乘法(Library Least-Squares Methods LLs) | 第58-60页 |
·单元素谱库构建的原理 | 第60-63页 |
·实验煤样的制作 | 第63-71页 |
·20 组单元素谱库的建立 | 第71-72页 |
·样品初次分析 | 第72-73页 |
·谱库建立和样品分析的迭代 | 第73-74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第三章 β辐射伏特核电池能量输运研究 | 第81-121页 |
·引言 | 第81-86页 |
·课题背景 | 第81-83页 |
·同位素核电池分类及比较 | 第83-84页 |
·β辐射伏特核电池发展历史、现状 | 第84-8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6页 |
·β辐射伏特核电池原理及结构 | 第86-89页 |
·β辐射伏特核电池基本原理 | 第86-87页 |
·辐射伏特核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87-89页 |
·放射源的选择 | 第87-88页 |
·换能器件材料的选择 | 第88页 |
·换能器件结构 | 第88-89页 |
·β型辐射伏特核电池能量输运研究 | 第89-116页 |
·单能电子在材料中穿透深度的分析 | 第89-95页 |
·单能电子在材料表面反散射的模拟研究 | 第95-101页 |
·放射源自吸收的研究 | 第101-109页 |
·核电池中能量沉积分布研究 | 第109-116页 |
·总结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第四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21-125页 |
·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的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三谱采集设计 | 第121-123页 |
·β辐射伏特核电池的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附录 | 第125-138页 |
附录 1 煤主要组成元素的中子活化主要特征γ射线列表 | 第125-128页 |
附件 2 防护体设计中使用的煤质在线分析系统 MCNP 模拟输入卡 | 第128-1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