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28页 |
·网格概述 | 第14-17页 |
·Global Memory Service | 第17-20页 |
·Remote Memory Pager | 第20-22页 |
·Anemone(Adaptive NEtwork MemOry engiNE) | 第22-24页 |
·Cooperative Caching | 第24-27页 |
·机群系统的协作高速缓存 | 第27-28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28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8-2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内存网格相关概念 | 第31-39页 |
§2.1 应用背景与动机 | 第31-33页 |
§2.2 基于远程换页的最初模型 | 第33-35页 |
§2.3 基于协作缓存的改进模型 | 第35-37页 |
§2.4 扩展的存储层次结构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内存网格关键技术研究 | 第39-47页 |
§3.1 动态函数截获 | 第39-42页 |
·内核模块 | 第39-40页 |
·函数截获 | 第40-42页 |
§3.2 缓存数据组织与管理 | 第42-44页 |
·模型设计 | 第42-44页 |
·性能分析 | 第44页 |
·Cache一致性问题 | 第44页 |
§3.3 异步缓存写入 | 第44-47页 |
·内核线程的概念 | 第45页 |
·异步写入 | 第45-47页 |
第四章 RAM Grid内存网格的系统设计 | 第47-61页 |
§4.1 系统简介及特色 | 第47页 |
§4.2 体系结构 | 第47-49页 |
§4.3 节点之间的转换 | 第49页 |
§4.4 内存目录服务器设计 | 第49-53页 |
·注册服务(Register) | 第50页 |
·注销服务(Logout) | 第50页 |
·查询服务(Search) | 第50页 |
·逻辑结构设计 | 第50-53页 |
§4.5 内存客户节点设计 | 第53-59页 |
·功能划分 | 第54页 |
·用户态程序 | 第54-56页 |
·核心态模块 | 第56-59页 |
§4.6 内存服务节点设计 | 第59-61页 |
·用户态程序 | 第59-60页 |
·逻辑结构 | 第60-61页 |
第五章 自适应的动态控制算法 | 第61-66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61-62页 |
§5.2 基本思想 | 第62-63页 |
§5.3 控制策略 | 第63-64页 |
·初始阶段 | 第63页 |
·转换阶段 | 第63-64页 |
§5.4 算法描述 | 第64-66页 |
第六章 RAM Grid内存网格的系统实现 | 第66-80页 |
§6.1 实现技术 | 第66-68页 |
·软件方面 | 第66-67页 |
·硬件方面 | 第67-68页 |
§6.2 通讯协议的设计 | 第68-70页 |
·前提假设 | 第68页 |
·字节流传输 | 第68页 |
·数据传输模式 | 第68页 |
·错误处理协议 | 第68-69页 |
·定义信令格式 | 第69页 |
·系统定义的信令 | 第69-70页 |
§6.3 内存目录服务器的实现 | 第70-72页 |
·接口设计 | 第70-72页 |
§6.4 内存服务节点的实现 | 第72-77页 |
·接口设计 | 第73-74页 |
·安装Ramdisk(内存磁盘) | 第74-75页 |
·安装NBD服务端 | 第75-77页 |
§6.5 内存客户节点的实现 | 第77-80页 |
·接口设计 | 第77-78页 |
·安装NBD客户端 | 第78-80页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第80-86页 |
§7.1 测试设计 | 第80-81页 |
·测试工具介绍 | 第80页 |
·编译测试工具 | 第80页 |
·测试项选择 | 第80-81页 |
§7.2 测试环境 | 第81-82页 |
§7.3 测试说明 | 第82-85页 |
·随机读 | 第82-83页 |
·随机写 | 第83-84页 |
·跨越式读 | 第84-85页 |
§7.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86-88页 |
§8.1 课题所做工作 | 第86页 |
§8.2 下一步工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