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吉南部煤矸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主要成果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1-22页 |
·研究区煤田地质概况 | 第11-19页 |
·红阳煤田 | 第11-15页 |
·沈北煤田 | 第15-16页 |
·浑江煤田 | 第16-19页 |
·研究区古地理演化 | 第19-22页 |
·中石炭世以前的古地理演化 | 第19页 |
·中晚石炭世的古地理演化 | 第19-20页 |
·二叠世的古地理演化 | 第20页 |
·第三纪的古地理演化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煤矸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22-49页 |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22-23页 |
·煤矸石矿物组成特征 | 第23-29页 |
·沈北煤田蒲河煤矿 | 第23页 |
·红阳煤田林盛煤矿 | 第23页 |
·红阳煤田红菱煤矿 | 第23-24页 |
·浑江煤田通化铁厂、湾沟和松树镇煤矿 | 第24-29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29-37页 |
·沈北煤田蒲河煤矿 | 第29页 |
·红阳煤田林盛煤矿 | 第29-31页 |
·红阳煤田红菱煤矿 | 第31-32页 |
·浑江煤田通化铁厂、湾沟和松树镇煤矿 | 第32-37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7-43页 |
·沈北煤田蒲河煤矿 | 第37-39页 |
·红阳煤田林盛煤矿 | 第39-40页 |
·红阳煤田红菱煤矿 | 第40-42页 |
·浑江煤田通化铁厂、湾沟和松树镇煤矿 | 第42-43页 |
·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49页 |
·沈北煤田蒲河煤矿 | 第43-45页 |
·红阳煤田林盛煤矿 | 第45页 |
·红阳煤田红菱煤矿 | 第45页 |
·浑江煤田通化铁厂、湾沟和松树镇煤矿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古环境恢复 | 第49-65页 |
·古环境恢复的基础 | 第49页 |
·古盐度 | 第49-54页 |
·微量元素法 | 第50-53页 |
·微量元素比值法 | 第53-54页 |
·氧化-还原条件 | 第54-56页 |
·物源性质 | 第56-59页 |
·常量元素 | 第56页 |
·微量元素 | 第56-59页 |
·源区构造背景 | 第59-65页 |
·常量元素 | 第59-61页 |
·微量元素 | 第61-63页 |
·稀土元素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 第65-74页 |
·煤矸石主要类型 | 第65页 |
·高岭石型煤矸石的开发利用 | 第65-72页 |
·双90 型造纸涂料 | 第66-70页 |
·合成4(A|°) 沸石分子筛 | 第70-72页 |
·铁质煤矸石的利用及前景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中文摘要 | 第83-86页 |
ABSTRACT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