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1.2.1 连续管钻井及降摩减阻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7页 |
1.2.2 轴向振动工具振动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3 轴向振动的降摩减阻机理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3-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第2章 考虑非稳定摩阻的瞬态流动模型 | 第25-42页 |
2.1 管内和环空瞬态流动方程 | 第25-30页 |
2.1.1 控制方程组 | 第25-26页 |
2.1.2 管内和环空波速方程 | 第26-29页 |
2.1.3 流动中非稳定摩阻 | 第29-30页 |
2.2 方程求解 | 第30-33页 |
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3-38页 |
2.3.1 初始条件 | 第33-34页 |
2.3.2 边界条件 | 第34-38页 |
2.4 模型验证 | 第38-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工具振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8页 |
3.1 全井段流动规律分析 | 第42-48页 |
3.1.1 振动工具和BHA处流动规律 | 第42-45页 |
3.1.2 全井段压力和流速变化规律 | 第45-47页 |
3.1.3 全井段频率变化规律 | 第47-48页 |
3.2 关键参数对轴向振动特性影响规律 | 第48-54页 |
3.2.1 频率对工具振动特性影响规律 | 第48-49页 |
3.2.2 流量对工具振动特性影响规律 | 第49-50页 |
3.2.3 过流面积比率对工具振动特性影响规律 | 第50-51页 |
3.2.4 工具数量对工具振动特性影响规律 | 第51-54页 |
3.3 波的叠加分析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机械振动传播模型 | 第58-76页 |
4.1 微凸体摩擦理论模型 | 第58-63页 |
4.2 机械波传播模型 | 第63-68页 |
4.2.1 连续管微元段波动方程 | 第64-66页 |
4.2.2 连续管正压力分布规律 | 第66-68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68-69页 |
4.4 初始条件及动态边界条件 | 第69-72页 |
4.4.1 初始条件 | 第70页 |
4.4.2 动态边界条件 | 第70-72页 |
4.5 模型验证 | 第72-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轴向振动传播规律及降摩减阻机理分析 | 第76-98页 |
5.1 降摩减阻效果评价方法 | 第76-77页 |
5.2 管柱振动响应特征 | 第77-84页 |
5.2.1 轴向力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 第78-82页 |
5.2.2 水力振动工具处轴向压力和速度变化规律 | 第82-83页 |
5.2.3 钻头处的钻压和速度变化规律 | 第83-84页 |
5.3 降摩减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95页 |
5.3.1 工具参数对降摩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84-90页 |
5.3.2 连续管参数对降摩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90-92页 |
5.3.3 井筒参数对降摩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92-95页 |
5.4 降摩减阻机理分析 | 第95-9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连续管钻井水平延伸预测方法 | 第98-115页 |
6.1 连续管临界屈曲载荷计算方法 | 第98-100页 |
6.2 连续管钻井中轴向力传递模型 | 第100-110页 |
6.2.1 轴向力传递静力学模型 | 第100-104页 |
6.2.2 连续管极限强度计算模型 | 第104-105页 |
6.2.3 连续管钻井管柱形态判别 | 第105-110页 |
6.3 水平延伸预测方法 | 第110-11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附录 A 主要符号及意义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