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危害环境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及特点 | 第11-15页 |
·危害环境罪的概念 | 第11-14页 |
·危害环境罪的犯罪构成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危害环境罪客观方面要件概述 | 第15-18页 |
第2章 危害环境行为 | 第18-49页 |
·危害环境行为的违法性 | 第18-22页 |
·危害环境行为刑事违法的行政从属性 | 第18-19页 |
·危害环境行为刑事违法的行政从属性应当解决的问题 | 第19-22页 |
·危害环境行为类型 | 第22-49页 |
·污染环境行为的类型 | 第22-33页 |
·破坏资源行为的类型 | 第33-47页 |
·环境监管失职行为类型 | 第47-49页 |
第3章 危害环境的结果 | 第49-57页 |
·危害结果概述 | 第49页 |
·危害环境罪的结果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的定义 | 第49-50页 |
·我国刑法应当在危害环境罪中确立危险犯 | 第50-57页 |
·确立危害环境罪之危险犯是环境刑法法益的要求 | 第51-55页 |
·确立危害环境罪之危险犯是由危害环境罪的特点决定的 | 第55页 |
·确立危害环境罪之危险犯是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所得到的启示 | 第55-57页 |
第4章 危害环境行为与危害环境结果的因果关系 | 第57-66页 |
·危害环境罪的因果关系概说 | 第57-58页 |
·危害环境罪的新型因果关系理论 | 第58-66页 |
·疫学因果关系说 | 第59-60页 |
·间接反证因果关系说 | 第60-61页 |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 第61-66页 |
第5章 危害环境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 第66-69页 |
·危害环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的意义 | 第66-67页 |
·危害环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意义 | 第66-67页 |
·危害环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意义 | 第67页 |
·危害环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量刑的意义 | 第67-69页 |
·法定情节 | 第67页 |
·酌定情节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