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微波辐射计大气环境遥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大气环境遥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第9-10页 |
·大气微波被动遥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大气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剖面的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大气吸收和辐射基础理论 | 第15-20页 |
·Planck 黑体辐射定理 | 第15-16页 |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 第16-18页 |
·大气特征衰减 | 第18-20页 |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 第20-22页 |
·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剖面原理 | 第22-27页 |
·微波辐射计测量定标原理 | 第22-23页 |
·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原理 | 第23-25页 |
·反演问题及反演内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地基微波辐射计大气反演技术 | 第27-34页 |
·下行大气辐射亮温的正演计算 | 第27-29页 |
·氧气吸收系数的计算 | 第27-28页 |
·水汽吸收系数的计算 | 第28-29页 |
·云吸收系数的计算 | 第29页 |
·地基微波辐射计大气反演技术 | 第29-34页 |
·回归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第29-32页 |
·BP 神经网络算法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反演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34-53页 |
·历史探空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34-37页 |
·文中所用数据来源 | 第34页 |
·云天测量的判断方法 | 第34-36页 |
·先验信息提取 | 第36-37页 |
·误差评估方法 | 第37页 |
·实验概况 | 第37-38页 |
·实验概况 | 第37-38页 |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3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温度剖面反演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水汽密度剖面反演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折射率剖面反演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模式反演精度比较 | 第46-53页 |
·温度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水汽密度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折射率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微波辐射计积分水汽含量与云中液水反演技术 | 第53-61页 |
·积分水汽含量和云中液水含量反演方法理论基础 | 第53-56页 |
·水汽含量和液水含量的计算 | 第53-54页 |
·水汽含量V 和液水 L 含量与亮温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水汽含量和液水含量反演技术 | 第56-57页 |
·反演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积分水汽总含量反演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液水总含量反演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第六章 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技术仿真研究 | 第61-68页 |
·12 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预处理 | 第61页 |
·温度剖面的反演对比 | 第61-63页 |
·水汽密度剖面的反演对比 | 第63-65页 |
·折射率剖面的反演对比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