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以榆林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3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9-32页 |
·论文特色与新进展 | 第32-33页 |
2 研究思路及基础理论 | 第33-39页 |
·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资源开发与生态效应理论诠释 | 第34-35页 |
·生态过程与人类活动互动机理 | 第35-37页 |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 第37-39页 |
3 榆林市能源开发基础背景研究 | 第39-61页 |
·自然概况 | 第39-48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48-52页 |
·气候暖干化研究 | 第52-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4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第61-77页 |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第61-64页 |
·能源开发与农村脱贫互动发展模式 | 第64-70页 |
·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化调控对策 | 第70-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5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第77-92页 |
·能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77-81页 |
·能源开发前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分析 | 第81-87页 |
·优化调控对策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6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水资源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第92-123页 |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第92-97页 |
·产业部门用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第97-103页 |
·能源开发对水资源影响过程研究——以窟野河为例 | 第103-112页 |
·水资源优化调控对策 | 第112-120页 |
·小结 | 第120-123页 |
7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 第123-142页 |
·资源开发与区域PRED系统演化 | 第123-125页 |
·层次分析法(AHP)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25-132页 |
·基于AHP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132-140页 |
·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 第140-141页 |
·小结 | 第141-142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7页 |
·主要结论 | 第142-146页 |
·研究展望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8页 |
致谢 | 第168-1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