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1-13页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9页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与“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第13-14页
   ·梯度开发理论第14页
   ·点轴开发理论第14-15页
   ·核心—边缘理论第15-16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6-18页
   ·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内涵及战略意义第19-27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内涵与构成第19-21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差异成因第21-24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21-22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第22-24页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战略意义第24-27页
第四章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第27-41页
   ·市场机制的概念及其特点第27-31页
     ·市场机制的概念与特点第27-29页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第29-31页
   ·我国市场机制建立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第31-34页
     ·国企改革力度不到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均衡第31-32页
     ·公平、开放、有序的竞争秩序没有完全建立第32-33页
     ·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仍然不畅第33-34页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第34-41页
     ·努力配置多元化市场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34-36页
     ·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机制第36-38页
     ·健全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第38-41页
第五章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第41-51页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第41-42页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2-45页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合作现状第42-43页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建立的途径第45-51页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第45-47页
     ·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合作领域第47-51页
第六章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助机制第51-57页
   ·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建立的背景第51-52页
   ·区域经济互助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52-54页
     ·行政计划互助使得互助帮扶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第52-53页
     ·现有的互助帮扶政策缺少制度保障第53页
     ·互助帮扶项目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第53页
     ·东中西部经济互助形式单一第53-54页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助机制建立的途径第54-57页
     ·确立区域经济互助机制的市场化导向第54页
     ·建立区域经济互助的保障机制第54-55页
     ·建立区域经济互助的科学决策机制第55页
     ·积极拓宽现有的区域经济互助形式第55-57页
第七章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扶持机制第57-75页
   ·区域经济扶持机制建立的背景第57页
   ·国外对欠发达地区扶持的经验借鉴第57-61页
     ·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区域管理机构第57-58页
     ·对落后地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第58-60页
     ·重视和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第60页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第60-61页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扶持机制建立的途径第61-75页
     ·全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第62-65页
     ·制定有利于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第65-68页
     ·重视金融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扶持的作用第68-70页
     ·继续加大在教育方面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第70-75页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梁式跨越输水管道的抗风及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丘脑卒中的神经心理学及P300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