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辅酶Q10的结构及其与生物膜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引言第10页
   ·辅酶Q_(10)研究现状第10-11页
   ·辅酶Q_(10)性质第11-12页
   ·辅酶Q_(10)的作用第12-14页
     ·生化作用第12-13页
     ·药理作用第13-14页
       ·自由基清除作用第13页
       ·稳定细胞膜维持钙离子通道完整第13页
       ·免疫增强作用第13-14页
       ·药动力学研究第14页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本论文选题依据第14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辅酶Q_(10)的提纯与鉴定第15-26页
   ·引言第15-17页
     ·提取法第15-16页
       ·皂化法第15页
       ·溶剂萃取法第15-16页
       ·吸附层析法第16页
     ·植物细胞培养法第16页
     ·化学合成法第16-17页
       ·侧链直接引入法第16页
       ·侧链延长法第16-17页
     ·微生物发酵法第17页
   ·辅酶Q_(10)的制备第17-22页
     ·实验材料、仪器第17页
       ·实验材料第17页
       ·实验仪器第17页
     ·实验方法第17-18页
     ·实验结果第18-22页
       ·纸层析法对辅酶Q_(10)进行提纯第18-19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检测第19-22页
   ·鉴定辅酶Q_(10)第22-26页
     ·红外光谱对CoQ_(10)检测第22-24页
       ·操作步骤第22-23页
       ·检测结果第23-24页
     ·核磁共振对其进行检测第24-26页
       ·操作步骤第24-25页
       ·检测结果第25-26页
第三章 辅酶Q_(10)的LB观测第26-34页
   ·LB膜仪介绍第26-28页
     ·原理第26-27页
     ·LB膜结构模型第27-28页
     ·LB膜仪主要功能第28页
     ·LB膜制备装置第28页
   ·实验步骤第28-29页
     ·液面上单分子膜的形成第28页
     ·p-A曲线的制作第28页
     ·膜转移第28-29页
   ·LB结果第29-34页
     ·π-A曲线的分析第29-30页
     ·成膜条件的分析第30-34页
第四章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第34-61页
   ·原子力显微镜介绍第34-39页
     ·引言第34页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原理第34页
     ·原子力显微镜主要构件第34-36页
     ·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模式第36-37页
       ·接触模式(Contact Mode)第36-37页
       ·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第37页
       ·轻敲模式(Tapping Mode)第37页
     ·原子力显微镜特点第37-38页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第38-39页
       ·原子力显微镜是进行晶体生长机理研究的有效工具第38页
       ·原子力显微镜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第38页
       ·原子力显微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第38页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第38-39页
   ·实验材料与步骤第39-40页
   ·AFM结果第40-61页
     ·乙醚中的CoQ_(10)第40-47页
     ·CoQ_(10)与其它分子的作用第47-55页
       ·CoQ_(10)与GM_1、GM_2、GM_3的作用第47-49页
       ·CoQ_(10)与Sulfatidase的相互作用第49-51页
       ·CoQ_(10)与Cholesterol的相互作用第51-53页
       ·CoQ_(10)与PE、Chol的作用第53-55页
     ·CoQ_(10)脂质体第55-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线曝光参数的最优化及其与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模糊Petri网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