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车道收费的研究与仿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ETC系统的发展 | 第10-13页 |
·国外ETC系统的发展 | 第10-12页 |
·我国ETC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优缺点 | 第13-15页 |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优点 | 第13页 |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缺点 | 第13-14页 |
·实施不停车收费的意义 | 第14页 |
·单片式ETC系统面临的问题 | 第14-15页 |
·ETC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两片式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7-35页 |
·概述 | 第17-20页 |
·DSRC技术 | 第18-19页 |
·路侧设备(RSU)技术 | 第19-20页 |
·AVI技术 | 第20-25页 |
·电子标签 | 第21-24页 |
·AVI系统分类 | 第24-25页 |
·AVC技术 | 第25-28页 |
·车型分类要素 | 第26页 |
·前分类系统和后分类系统 | 第26页 |
·用于车型分类的设备 | 第26-28页 |
·全AVC系统 | 第28页 |
·VES技术 | 第28-32页 |
·视频监视系统的相关技术 | 第28-30页 |
·视频监视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30页 |
·VES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非接触式IC卡技术 | 第32-35页 |
·通行券载体选择 | 第32页 |
·非接触逻辑加密卡 | 第32页 |
·双界面CPU卡 | 第32-35页 |
第三章 ETC收费系统的构成 | 第35-54页 |
·ETC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35-36页 |
·ETC收费结算中心系统 | 第36-44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36页 |
·设计要求 | 第36-41页 |
·硬件要求 | 第41-44页 |
·ETC收费站系统 | 第44-46页 |
·系统组成 | 第44页 |
·主要功能 | 第44页 |
·软件设计要求 | 第44-45页 |
·收费站硬件要求 | 第45-46页 |
·ETC收费车道 | 第46-52页 |
·ETC车道主要功能 | 第46-47页 |
·ETC车道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第47-52页 |
·电子标签及预付卡销售充值点(POS) | 第52-54页 |
·系统功能 | 第52-53页 |
·硬件组成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车道收费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54-68页 |
·车道软件功能设计 | 第54-57页 |
·车道软件功能 | 第54-55页 |
·车道软件专用词定义 | 第55-57页 |
·车道软件设计 | 第57-65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7页 |
·ETC车道收费软件设计 | 第57-63页 |
·MTC车道收费软件设计 | 第63-65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5-66页 |
·接口设计 | 第66-68页 |
第五章 车道收费的仿真 | 第68-73页 |
·收费仿真的意义 | 第68页 |
·车道收费常用的仿真工具 | 第68-69页 |
·仿真界面 | 第69-73页 |
·概述 | 第69页 |
·登录界面实现 | 第69-70页 |
·仿真过程 | 第70-7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5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7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