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笔式用户界面 | 第15-23页 |
·笔式用户界面的特点 | 第15-16页 |
·笔式用户界面的交互环境 | 第16-19页 |
·电子白板系统 | 第16-17页 |
·手持移动设备 | 第17页 |
·室件(RoomWare) | 第17-18页 |
·基于桌面的笔交互环境 | 第18-19页 |
·移动的平板电脑(Tablet PC) | 第19页 |
·笔式用户界面的应用领域 | 第19-22页 |
·创造性设计工作 | 第19-20页 |
·信息交流和捕捉 | 第20-21页 |
·思想捕捉 | 第21页 |
·基于 GUI的笔交互增强 | 第21-22页 |
·本章小节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相关技术 | 第23-30页 |
·笔式用户界面下的模式识别技术 | 第23-26页 |
·上下文感知技术 | 第26-29页 |
·上下文感知模型 | 第28页 |
·增量式意图提取 | 第28-29页 |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联机结构化手写文档 | 第30-38页 |
·结构化手写文档概述 | 第30-31页 |
·结构化手写文档意义 | 第30-31页 |
·结构化手写文档的难点 | 第31-33页 |
·笔式界面的非精确性 | 第31-32页 |
·手势的多样性 | 第32页 |
·信息手势的多样性 | 第32页 |
·字符结构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文档结构的多样性 | 第33页 |
·联机结构化手写文档 | 第33-37页 |
·生成笔划簇(stroke clustering) | 第33-35页 |
·文本行的提取(extracting text lines) | 第35-37页 |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基于结构化手写文档的手势设计与识别 | 第38-52页 |
·手势交互概述 | 第38-39页 |
·笔式交互信息处理模型 | 第39-41页 |
·手势设计及设计原则 | 第41-43页 |
·手势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手势设计 | 第42-43页 |
·手势设计训练工具 GestureDesigner | 第43页 |
·手势识别 | 第43-51页 |
·基于统计的手势识别 | 第43-48页 |
·基于结构化文档上下文感知 | 第48-49页 |
·基于多解释器,多层过滤的手势处理结构 | 第49-51页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第六章 PIBG工具箱和原型系统实现 | 第52-59页 |
·PIBG工具箱 | 第52-55页 |
·PIBG范式 | 第52-53页 |
·笔式交互任务生成框架 | 第53-54页 |
·数据结构定义 | 第54-55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5-56页 |
·系统用户界面的实现 | 第56-57页 |
·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图 | 第57-58页 |
·本章小节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59页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