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股东知情权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股东知情权的含义及其发展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基本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 第12-16页 |
一、基本含义 | 第12页 |
二、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我国新旧公司法相关规定之比较 | 第16-19页 |
一、权利范围拓展 | 第16-17页 |
二、权利行使设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股东知情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一、权利内容 | 第19页 |
二、义务形态 | 第19页 |
三、实现方式 | 第19-20页 |
四、救济方式 | 第20页 |
第二节 关于权利主体的争议 | 第20-24页 |
一、特殊身份股东 | 第20-22页 |
二、原股东 | 第22-23页 |
三、非显名股东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关于义务主体的争议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对客体的要求 | 第25-27页 |
一、信息的真实性 | 第25页 |
二、信息的准确性 | 第25-26页 |
三、信息的完整性 | 第26-27页 |
四、信息的及时性 | 第27页 |
第五节 关于权利行使的边界 | 第27-33页 |
一、帐簿查阅权含义 | 第28页 |
二、有关帐簿查阅权的主要争议 | 第28-30页 |
三、对查阅权的合理限制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股东知情权案件的基本特点及对策建议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诉讼特点分析 | 第33-34页 |
一、涉讼主体特点 | 第33页 |
二、诉讼标的特点 | 第33-34页 |
三、诉讼成因及结案特点 | 第34页 |
第二节 背景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一、权利保障意识和手段缺失问题 | 第35-36页 |
二、社会诚信体系缺失问题 | 第36-37页 |
三、公司治理结构失范问题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此类案件审理的价值导向 | 第38-40页 |
一、充分保护弱势股东 | 第39页 |
二、审慎的司法介入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建立股东知情权综合保障体系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强化公司内部约束机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扩大监事会职权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改革公司登记管理制度 | 第43页 |
第四节 构建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制度 | 第43-48页 |
一、产生背景及意义 | 第43-45页 |
二、基本概念及行使要件 | 第45页 |
三、行使方式及特点 | 第45-46页 |
四、我国构建相关制度的设想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