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安全保障义务的演进与法理依据 | 第11-20页 |
| 第一节 安全保障义务的沿革 | 第11-17页 |
|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起源与形成 | 第11-15页 |
| 二、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场所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 | 第17-20页 |
| 一、危险控制理论 | 第17-18页 |
| 二、获利理论 | 第18-19页 |
| 三、成本理论 | 第19页 |
| 四、物的归属理论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场所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20-31页 |
| 第一节 安全保障义务法律性质的学说介绍及评析 | 第20-27页 |
| 一、学说介绍 | 第20-24页 |
| 二、各学说评析 | 第24-27页 |
| 第二节 场所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27-31页 |
| 一、法定义务与合同义务说比较 | 第27-28页 |
| 二、场所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场所提供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及责任类型 | 第31-43页 |
| 第一节 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比较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33-37页 |
| 一、过错归责原则 | 第33页 |
| 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 | 第33-35页 |
| 三、过错的判断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场所提供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类型 | 第37-43页 |
| 一、直接责任 | 第38-39页 |
| 二、补充责任 | 第39-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