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前人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造像量度经》的产生 | 第13-20页 |
第一节 藏文典籍“三经一疏”与汉文本《造像量度经》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汉文本《造像量度经》中《经引》、《经解》、《续补》几者之间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造像量度经》是美术经典,也是宗教经典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造像量度经》作为美术经典的规范保持 | 第20-27页 |
第一节 西来之量度:特殊的量度单位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人间绘画第一张”:艺术天降 | 第21-23页 |
第三节 聚沙为塔·指爪画图·造像之功 | 第23-24页 |
第四节 造像不准,正神不寓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佛理喻示与佛法庄严 | 第27-59页 |
第一节 神灵世界: 造像系统的构建 | 第28-36页 |
一. 里存外现: 造像比例暗示 | 第28-33页 |
二. 空间与境界升华: 形象组合的意味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教义喻示:理想与夸张之形象表达 | 第36-54页 |
一. 慈悲与威严: 静相与怒相 | 第36-44页 |
二. 静谧与斑驳: 色彩之维 | 第44-46页 |
三. 乘愿而来: 坐乘·法器·手印 | 第46-54页 |
第三节 与神接近: 装藏与安像仪轨 | 第54-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造像量度经》中的语言表达与结构体现 | 第59-64页 |
第一节 深邃的语言呈现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富有意味的结构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插图目录 | 第66-68页 |
参考书目 | 第68-7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