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型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23页 |
·土壤侵蚀模型的分类 | 第10-11页 |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 | 第11-15页 |
·国内土壤侵蚀模型 | 第15-22页 |
·坡面土壤侵蚀模型 | 第16-17页 |
·流域侵蚀产沙模型 | 第17-20页 |
·USLE植被因子的国内研究成果 | 第20-22页 |
·土壤侵蚀模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土壤侵蚀模型存在问题 | 第22页 |
·国内外侵蚀产沙模型的发展特点 | 第22-2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区不同植被类型面积测定 | 第24-25页 |
·林分及土壤数据采集与整理 | 第25页 |
·林分数据 | 第25页 |
·土壤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25页 |
·径流数据 | 第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降雨因素 | 第25-28页 |
·次降雨侵蚀力R | 第26-27页 |
·年降雨侵蚀力R | 第27-28页 |
·地形因素分析 | 第28页 |
·土壤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 | 第28-31页 |
·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 | 第31-33页 |
·植被因素 | 第33-35页 |
·植被因子表达式 | 第35-42页 |
·次降雨植被因子 | 第35-39页 |
·年降雨植被因子 | 第39-41页 |
·模型应用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