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2页 |
|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2-13页 |
|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酶及其基因 | 第13-16页 |
| ·IPI(IPP异构酶) | 第13页 |
| ·GGPS(GGPP合成酶) | 第13页 |
| ·PSY(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 | 第13-14页 |
| ·PDS(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 | 第14页 |
| ·ZDS(ζ-胡萝卜素脱饱和酶) | 第14页 |
| ·LYC(番茄红素环化酶) | 第14页 |
| ·BCH(β-胡萝卜素羟化酶) | 第14页 |
| ·CCS(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 | 第14页 |
| ·ZEP(玉米黄素环氧酶)和VDE(堇菜黄素脱环氧酶) | 第14-16页 |
| ·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分离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IPI(IPP异构酶基因) | 第17-18页 |
| ·GGPS(GGPP合成酶基因) | 第18页 |
| ·PSY(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 | 第18页 |
| ·PDS和ZDS(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基因和ξ-胡萝卜素脱饱和酶基因) | 第18-19页 |
| ·LycB和LycE(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和ε-环化酶基因) | 第19-20页 |
| ·涉及叶黄素合成的酶 | 第20页 |
| ·类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 | 第20-23页 |
| ·微生物类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 | 第21-22页 |
| ·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 | 第22-23页 |
| ·植物基因的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 ·序列克隆法 | 第24-25页 |
| ·功能克隆法 | 第25页 |
| ·DNA标签法 | 第25-26页 |
| ·图位克隆法 | 第26-27页 |
| ·减法杂交和差异筛选 | 第27-28页 |
| ·mRNA差别显示PCR法(DDRT-PCR) | 第28页 |
| ·代表性差式分析法(RDA法) | 第28-29页 |
| ·抑制削减杂交法(SSH)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枸杞总RNA提取方法建立及cDNA文库构建保存 | 第31-41页 |
| ·材料、试剂及器材预处理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器材预处理 | 第32页 |
| ·植物组织破碎方法 | 第32-33页 |
| ·液氮冻结研磨法 | 第32-33页 |
| ·微球振荡打碎法 | 第33页 |
| ·匀浆器绞碎法 | 第33页 |
| ·RNA提取操作步骤 | 第33-35页 |
| ·TRNzol提取法 | 第33-34页 |
| ·CTAB提取法 | 第34页 |
| ·异硫氰酸胍提取法 | 第34-35页 |
| ·SDS-酚提取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RNA 的浓度和纯度 | 第35-36页 |
| ·电泳图谱 | 第36-38页 |
| ·不同方法提取RNA的电泳图及紫外分光分析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cDNA文库构建、保存及扩增 | 第39-40页 |
| ·cDNA文库构建 | 第39-40页 |
| ·文库容量及重组效率的测定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地高辛探针制作 | 第41-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 ·主要生化试剂及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51页 |
| ·质粒提取 | 第42-44页 |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44-47页 |
|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47页 |
| ·探针制作步骤 | 第47-48页 |
| ·探针标记后效率检测 | 第48-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的分离 | 第52-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 ·实验试剂 | 第53页 |
| ·仪器设备 | 第53页 |
| ·药剂配制 | 第53-55页 |
| ·实验步骤 | 第55-64页 |
| ·噬菌斑DNA转膜 | 第55-57页 |
| ·噬菌斑原位杂交 | 第57-59页 |
| ·阳性克隆的挑选 | 第59-60页 |
| ·cDNA插入片段分析 | 第60-64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64-67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64页 |
| ·枸杞叶片cDNA文库的意义 | 第64页 |
| ·基因分离方法及过程 | 第64-66页 |
| ·杂交效率和杂交背景[90] | 第66页 |
| ·cDNA文库的完整性 | 第66-67页 |
| ·cDNA文库的构建及文库滴度与重组效率的测定 | 第67页 |
| ·洗脱条件放宽分析 | 第67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