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嵌入式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及比较 | 第11-12页 |
·智能家庭网络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 第12-13页 |
·家庭网关系统的远程监控技术简介 | 第13-14页 |
·论文目标工作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嵌入式家庭网关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15-20页 |
·家庭网关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的确立 | 第15-17页 |
·家庭内部网络的信息组成 | 第15-16页 |
·家庭网关的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第16-17页 |
·控制子网络的技术方案及特征 | 第17-20页 |
·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17-18页 |
·nRF2401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页 |
第三章 嵌入式家庭网关功能结构分析及系统硬件设计 | 第20-43页 |
·家庭网关功能结构分析 | 第20-26页 |
·嵌入式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 | 第26-42页 |
·网关的硬件平台结构 | 第26页 |
·网关的核心单元ARM9处理器S3C2440X | 第26-31页 |
·网关的最小系统实现 | 第31-35页 |
·网关的外围功能单元接口电路设计 | 第35-42页 |
·网关系统控制子网设备的无线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页 |
第四章 Linux内核在ARM9网关平台上的移植与实现 | 第43-68页 |
·Linux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内核移植的基本实现机理 | 第43-51页 |
·Linux系统的分层机制 | 第43-44页 |
·Linux内核分析及其嵌入式移植的基本实现机理 | 第44-51页 |
·Linux内核在ARM9家庭网关平台上的移植 | 第51-68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51-52页 |
·Bootloader在ARM9网关平台上的移植 | 第52-59页 |
·Linux内核源代码的修改与裁减 | 第59-67页 |
·使用U-Boot启动Linux内核 | 第67-68页 |
·本章小节 | 第68页 |
第五章 嵌入式家庭网关的监控服务软件设计 | 第68-83页 |
·家庭网关系统远程监控软件的体系结构 | 第68-70页 |
·家庭网关的C/S模式应用服务软件设计 | 第70-80页 |
·Linux下的Socket机制 | 第70-75页 |
·C/S应用服务软件设计 | 第75-77页 |
·家庭网关与控制子网设备节点的通信编程 | 第77-80页 |
·家庭网关的Web Server软件设计 | 第80-82页 |
·HTTP协议下的Web体系结构 | 第80-81页 |
·Web Server软件的结构设计 | 第81-82页 |
·本章小节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