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圆湍射流剪切层拟序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圆湍射流剪切层特征概述 | 第11-13页 |
·拟序结构的一般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拟序结构的控制方法 | 第15-19页 |
·动态激励控制 | 第15-17页 |
·静态被动控制 | 第17-19页 |
·湍流影响预混火焰结构的研究概述 | 第19-23页 |
·预混火焰不稳定性 | 第19-20页 |
·预混火焰与涡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0-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第24-35页 |
·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预混燃烧实验台 | 第24-25页 |
·湍流网格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热线热膜风速仪 | 第27-32页 |
·构造及原理 | 第27-28页 |
·探针标定 | 第28-29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9-32页 |
·幅域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时域统计分析 | 第31页 |
·频域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激光层析技术 | 第32页 |
·细丝热电偶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射流剪切层被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 第35-89页 |
·网格湍流对剪切层结构的影响 | 第35-70页 |
·无稳定环情况下网格湍流对剪切层结构的影响 | 第35-52页 |
·有稳定环情况下网格湍流对剪切层结构的影响 | 第52-64页 |
·影响剪切层结构改善效果的若干因素 | 第64-70页 |
·火焰稳定环对剪切层结构的影响 | 第70-73页 |
·网格湍流和火焰稳定环影响剪切层结构的机理研究 | 第73-87页 |
·自由剪切层的线性稳定性 | 第73-77页 |
·稳定环尾迹涡脱落机制 | 第77-81页 |
·网格湍流扰动机制 | 第81-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网格湍流影响剪切层中预混火焰结构的实验研究 | 第89-127页 |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锥形预混火焰结构 | 第90-94页 |
·预混火焰前锋皱褶的分析方法 | 第94-99页 |
·冷态流场 | 第99-101页 |
·网格湍流对锥形预混火焰结构的影响 | 第101-126页 |
·网格湍流对火焰形态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101-104页 |
·锥形预混火焰的温度测量结果 | 第104-111页 |
·网格湍流对预混火焰前锋运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111-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今后工作展望 | 第127-130页 |
·主要结论 | 第127-128页 |
·不足及今后工作展望 | 第128-130页 |
符号表 | 第130-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附录A 湍流积分尺度的计算 | 第139-142页 |
A1 计算原理 | 第139页 |
A2 计算程序 | 第139-142页 |
附录B 激光层析的开发与试验 | 第142-148页 |
B1 火焰激光层析的实验装置 | 第142-144页 |
B1.1 预混火焰实验装置 | 第142页 |
B1.2 片光制取及散射特性 | 第142-143页 |
B1.3 示踪粒子的发生 | 第143-144页 |
B1.4 层析图像的摄取 | 第144页 |
B2 结果与讨论 | 第144-148页 |
B2.1 层析图像的处理 | 第144-146页 |
B2.2 几点讨论 | 第146-148页 |
B2.2.1 片光厚度 | 第146页 |
B2.2.2 硅油液滴 | 第146-147页 |
B2.2.3 火焰前锋运动 | 第147-148页 |
附录C 细丝热电偶的脉动温度补偿 | 第148-154页 |
C1 物理模型 | 第148-151页 |
C2 计算程序流程图 | 第151-152页 |
C3 计算结果 | 第152-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155页 |
致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