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 第10-11页 |
四、主要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全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背景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 第13-18页 |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 第14-16页 |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 | 第18-27页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及规律 | 第18-20页 |
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特点 | 第20-23页 |
三、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综述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 第27-30页 |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 | 第27页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 第27-28页 |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一、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30页 |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第30-31页 |
三、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 第31页 |
四、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的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 第31-32页 |
五、小泽辉智的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 第32页 |
六、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第34-49页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34-35页 |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的需要 | 第34页 |
二、应对全球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 第34页 |
三、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限制、发展南南合作方面的需要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分析——综合优势理论 | 第35-37页 |
一、投资动机的多样化 | 第35页 |
二、差别优势的多元化 | 第35页 |
三、发展空间的多角化 | 第35-36页 |
四、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 第37-41页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 第41-49页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传导机制 | 第41-45页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第45-46页 |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 第49-65页 |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目标和依据 | 第49-55页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目标 | 第49-50页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依据 | 第50-55页 |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 第55-60页 |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 | 第55-56页 |
二、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 | 第56-57页 |
三、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 | 第57-58页 |
四、服务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产业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区位与产业的结合:针对三大经济圈的产业选择战略 | 第60-65页 |
一、北美 | 第60-62页 |
二、欧洲 | 第62页 |
三、亚洲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